第179章 久闻周知府乃是法家子弟
这恒河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9章 久闻周知府乃是法家子弟,扎纸匠:这是聊斋明末,这恒河狸,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燕侠等人本就离城墙不远,虽然听不到孔兴的话,但是城墙上的动静却是看得一清二楚。
「各位,接下来各安天命吧。」
燕侠哈哈大笑,然后身形一动,朝着远处逃去,他本是一个江湖游侠,因为看不惯青州府城中的豪门世家潘家的小少爷潘纯武欺男霸女,想要小小教训他一下,结果一不小心下手太重,潘纯武的身子骨又太弱,一下子就断了气,他也因此被青州府的捕头抓住。
这次从牢狱中被选出来,苏浩曾许诺过他,只要他能活下来,便赦免他的罪行,其他人的情况也和他差不多。
燕侠一跑,其他人也顿时如一窝蜂似的瞬间炸开,各奔东西,当城门打开,马执带人出来的时候,人都已经跑出了数百丈远,马执连忙带着人追了上去。
…
随着消息从曲阜传开,一时间,整个兖州府顿时沸腾了起来,所有人都知道了苏浩要称帝的消息,还派了人去曲阜邀请衍圣公孔胤植,结果被衍圣公孔胤植大义凛然地怒斥为乱臣贼子,只
能灰熘熘地逃走。
当然了,消息能传得这么快,肯定少不了孔家在暗中推波助澜。
………
济南府。
当曲阜的消息传到府城的时候,所有投靠了苏浩的文官都是心惊胆颤,谁都没有想到,苏浩竟然会异想天开到派人去曲阜邀请衍圣公孔胤植来参加他的登基大典。
其中最为惊慌的就是来州府知府周贤了,在所有投靠苏浩的文官中,他的地位是最高的,登州府知府则是在城破后***殉国了。
「廖百户,不知苏千户召下官前来有何要事?」
周贤小心翼翼地看着前方带路的廖青,心中则是怒骂不已,一边骂苏浩不知所谓,一点也不掂量一下自己几斤几两,竟然想要招揽孔家,人家孔家堂堂世袭衍圣公,地位尊崇,苏浩不过是一个叛贼,有什么资格去招揽孔家,一边也在骂孔家不识好歹,当初连蒙古人都可以投靠,现在又在装什么忠臣孝子。
「周知府不必担心,千户并没有牵怒你们。」
听到周贤的话,廖青也知道他在担心什么,于是笑着说道。
闻言,周贤顿时松了口气,以廖青的身份并没有骗他的必要。
没一会,两人便来到了苏浩所在的楼层中,而廖青也顺势退了下去。
「下官拜见千户。」
周贤恭敬地行了一礼,心里却有点别扭,苏浩明明已经造反了,却还保留之前的官职称谓,搞得现在不伦不类的,还好现在苏浩已经要称帝了,要不然继续下去,都不知道谁官大官小了。
苏浩澹澹道:「起来吧。」
在得到苏浩的回应后,周贤才小心翼翼地站了起来。
「久闻周知府长期钻研法家学说,乃是钻研法家学说的宗师级人物。」
这时候,苏浩突然说道:「本教主这里有一本法家典籍,不知周知府能否替本教主解惑一二?」
法家?
宗师?
听到苏浩的话,周贤一脸茫然,苏浩所说每个字他都听得懂,但是合在一起,他就听不懂了。
不过到底是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老油条,周贤还是很快便反应了过来,谦虚道:「下官只是对法家学说略有研究,不敢当宗师之称。」
虽然还搞不懂苏浩葫芦里卖什么药,但不妨碍他顺坡下驴,反正顺着苏浩的话说,总不会出错。
「那周知府便替本教主看看吧。」
苏浩笑着将手中的书籍递了过去。
接过书籍,周贤便仔细翻看了起来,这不看不要紧,一看直接让周贤懵了,因为书中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大明律,只是多了儒家那套君君臣臣的核心理念。
这时周贤再傻也知道苏浩的打算了,苏浩这是打算让法家学说代替儒家学说啊,不过明白归明白,周贤却没有傻傻地反对,苏浩要将儒家踢开与他何关,他又不是孔家的人。
况且现在苏浩将这本书交给他,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就是想让他扛起法家这面大旗,这对他来说无异于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一旦法家学说真的取代了儒家,那他也将名垂青史。
不过风险也大,这种事情相当于在挖儒家的根,一旦传开,他周家的祖坟估计都得被刨了,只是他也没办法,在投降后,他就已经派人回老家通风报信,让他的家人找个地方隐姓埋名,祖坟那边他也实在是顾不上了。
「千户,此书中的道理实在高深,下官只能粗略看懂,请千户指点。」
思索了一下后,周贤拱手道,既然苏浩已经准备让法家取代儒家,那肯定有自己的想法,他没必要去自作聪明。
「既然如此,那周知府不妨带回去仔细研
读,再过几天便是登基大典,到时刑部还要周知府来扛大旗。」
闻言,苏浩平静道。
刑部?
听到苏浩的话,周贤的眉头皱起,这个结果超出了他的意料,按照他所想的,苏浩若是想让法家取代儒家,那他的官职应该是在礼部才对,毕竟礼部主管教化、科举等事情,只有在礼部,他才能推动法家取代儒家,可是现在苏浩却让他去刑部,这就让他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下官必定用心钻研,不负千户的一番苦心。」
不过想不明白归想不明白,周贤还是躬身应道。
…
等周贤退下去后,苏浩再次让廖青去带侯远高过来,现在侯远高掌管了他麾下所有的兵器制造工坊,既然想要让百家重新崛起,那侯远高自然是执掌工部的不二人选。
其他的学说,他也已经有了安排,他也好,他的后代也好,只要牢牢掌握住吏部,分成了上百个学派的文官基本上就闹不起什么风浪了,毕竟学派之争有的时候比其它斗争更残酷,文官们统一战线的土壤就不复存在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