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二十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3章 宾客盈门,人在汉末,种田起家,观书二十载,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七月七,乞巧日,又恰逢休沐。两府皆是宾客盈门,座无虚席。按照之前的计划,今日便请两府幕僚并下属官吏等宾客,可是登门拜寿的宾客比肩接踵,纷至沓来,远远超出众人预估的人数。
今日虽开大门,迎宾接待的人,却都是两府家仆婢女。吴咏跟着朱垣一起在大厅会见宾客,他总结一下,今日来的客人大抵可分为三类,一是洛阳各府的门客,二是官兵戍卒,三是各地上计吏。
吴咏一开始也不明白这些人因何到来,直到朱垣笑着解说一遍后,他才知道个中缘由。
说起门客,流传最广的莫过于孟尝君,收揽门下食客三千。在古代很多有权势的人都比较喜欢在即的家中收揽门客。
在春秋战国以前,门客是作为权贵世家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其实际作用相当于后世十年代香港的
“马仔”,而到了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为维护自己的地位,以便在朝堂上占有一席之地,门客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出谋划策就成了主力因素。
权贵世家养门客都是有明确目的,或是突显自己的身份、地位和财富情况之好,或是储备人才,以备不时之需,再或是为了得到一个好的名声。
而甘愿为门客的人,大多出身中下层的阶级,他们想凭借自己的努力与实力,脱离了原定的社会关系,攀升更高的阶层,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制度的不断完善,到了东汉时期,门客的作用也发生巨大的变化。
所谓权力所在之处,总少不了趋炎附势之徒,他们如苍蝇逐臭一般奔走于豪强之门。
洛阳作为帝都,自然聚集不少豪门权贵,他们的周围自然吸引了大量的门客。
这些人,或者属于
“帮闲”一族,陪同权贵附庸风雅,或者帮助权贵聚敛财富,打击政敌。
不仅豪门权贵如此,自汉顺帝以后,外戚宦官轮流专权,他们所豢养的门客更多,不少人因攀附他们而封官晋爵。
这就导致了时下的洛阳聚集了大量甘愿为门客的人,他们大多是抛弃家业,来洛阳谋生,期待一朝鱼跃龙门,衣锦还乡。
当然这些门客并非全部都是趋炎附势之徒,里面也有许多有真才实学而郁郁不得志的人存在,他们期待能得遇明主,一展平生抱负。
因此,这些人听闻这两日鬲候府盛大的寿诞场面,大多料定吴咏今后一定会成为朝廷栋梁之材,便千方百计混进鬲候府,想在吴咏面前露个面。
说完洛阳各府的门客,接下来谈谈洛阳城的官兵戍卒。洛阳是帝都所在,又因其地理位置极其特殊,吴天险可守,当然是军事防备的重心。
早在光武帝刘秀建国之初,就在洛阳驻有重兵。顺帝以后,政治,又天灾不断,社会开始动荡不安,各地不断有流民冲击官府,洛阳周围更是大军云集。
其中在官制设置中与守卫京城相关的二千石级官员就有一二十人之多。
比如光禄勋所属的就有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骑都尉等。
更别说那些将军、司马、校尉等直属军队要职。只是吴咏听说的驻军就有卫尉所属南宫卫士令统辖卫士五百三十七人,北宫卫士令统辖卫士四百七十一人,右都候统辖卫士四百一十六人,左都候统辖卫士三百八十三人,各宫门卫士总计六百三十九人;执金吾所属七百二十人;北军中候所属屯骑校尉统辖七百人,越骑校尉统辖七百人,步兵校尉统辖七百人,长水校尉统辖七百三十人,射声校尉统辖七百人。
这些官兵戍卒,有些是边疆的勇武之士,有些是各地挑选出来的精壮,还有些是权贵世家子弟,他们之所以选择今日来贺寿,一部分是因为与五姓家族有旧,二是因为吴咏。
这次并不是因为吴咏天子侍读的身份,而是因为吴咏
“仙君”的名声已经由洛阳皇庄中传了出来,不少官兵戍卒对于吴咏能继续接管那些流民十分敬佩,尤其是这次来,他们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便是看看吴咏能不能接管一些伤残士卒。
自吴咏接管那处皇庄后,便吩咐庄子里的百姓开始种植各种瓜果蔬菜。
起初他们还半信半疑,直到卓太君这次寿宴,每日都要用到上万斤蔬菜,这才让他们放下心来。
尤其是随着这次寿宴,炒菜在洛阳城中一下就火了起来,不少人得知他们皇庄种植大量蔬菜,纷纷前去购买。
不提被鬲候府消耗的那些蔬菜,单是这些人的购买,每日都能给各家带来不少于二百钱的收入,这让其他皇庄的百姓羡慕不已,每日都有大量的人过去围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