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桥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十九章 巧议、化争(三),清明祝,古桥头,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最后一个想到的,是那个新晋的参政宿宗善。钮远看不起这个未立寸功的人物,显然不打算把他考虑在内,然而在思考了一圈后,才惊讶地发现,都堂上还属他最为活跃。他包揽了和事佬的职责,调解着他和柳镇年、叶永甲的意见之争,让一切逐渐升温的话题化为乌有;又提议将工部的营造稍停一些,暂挪部分经费以偿户部,以及各种安抚兵、刑等掌权大部的措施,所叙所述滔滔不绝,仿佛整个中书省只有他在出谋划策一样,数次博得了柳镇年的赞许。这令钮远苦恼的是,柳镇年不知何时变成了调和派,不再支持自己这样的强硬手段了。他只能将此归咎于柳镇年老迈昏聩,除此之外别无办法了。
其实宿宗善的计策并不高明,无非是‘拆东墙补西墙’而已,钮远甚至会比他想得更为深刻;可是他以往并不显山露水,忽然发表出一番宏大的议论,就令人有一种后起之秀的感觉。然而对于柳镇年来说,他支持宿宗善的理由却不单单凭此,反而是相当充分的了。自晏温以来,柳党与文臣们的关系越发紧张,甚至发展到了势同水火的地步,使他不得不三思后行,考虑稳固一下治理江山的基本盘——尽量不去招惹那群士大夫。在如此激烈的局势下,宿宗善却与多数官员友善,从未得罪一人,又是靠得住的心腹,便被柳镇年重视了起来,想借机利用他一番。
正巧叶永甲向这位老丞相说出了蔡贤卿此前的猜测,他亦以为然,转手把这个可靠的猜想告知给了宿宗善,并道:“听叶廷龙言之凿凿,料国书之中,罢免官员一项是必有的。此事若经大殿一议,必犯众怒,甚怕他们做出出格举动,破坏了两国谈判。不如由宿参政主持和局,意下何如?只有你能告诫诸公,将惶惶人心安稳下来呀。”
宿宗善喜形于色,忙与之道:“柳公如此信任,某恐无以为报!小人愚拙,此事万一有失,罪实难当,还是选奉相去为好。”
“唉,”柳镇年拍着他的手说,“你是谦虚了。奉相见识不凡,但恃才傲物,难以折腰,这事必不能成。还是你去。”
“但他们真能听我号令,甘愿受罚吗?”宿宗善真诚地望着他。
“哈哈,你是误会了老夫的意思。老夫当然不能任着番邦外夷的性子,去罢免我天朝大员。只是怕他们不知老夫之意,一味抗争,反而搅黄了国家大事。你只需把老夫的心思讲给他们,他们自然就不恐慌了。”
宿宗善领悟了柳镇年的意图,当即整了整官服,磕头拜谢;然而却不急着离开,等端茶的书办走上来了,他亲自拿起托盘里的两碗茶,一碗递给柳镇年,一碗一饮而尽,方才向两人拜别而去。
“大人,干什么去啊?”叶永甲走到中书省的大门前,见宿宗善一路小跑着赶来,微笑问道。
“我受了柳公之命,去外头办点事情1宿宗善一面说着,一面从他旁边走过,自大路直奔皇宫大门的方向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