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鸟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五十八章 李存:儿子,朕以你为荣(加更1/3),干宋,任鸟飞,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毫无疑问,如果现在就死去,不仅完成中国传统的大一统,还彻底收复了东北地区、箕地、安南、占城等地,搞出大航海时代发现了皇子大陆这块新大陆,开启了工业革命,创造了大量影响世界进程的科技,推广了玉米、红薯、土豆等高产量农作物的种植,促进了杂交水稻的诞生,推广了棉花的种植和纺织技术,使得民众可以丰衣足食,大力推广海上贸易,使得大乾王朝的经济远远超过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政通人和,使民众对朝廷有信心,还创造了一个在军事上无敌的王朝,增强了民族自信心的李存,肯定会是一个千古一帝,完完全全有资格跟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比肩,连宋太祖赵匡胤都不配跟李存相提并论。
而历史上的很多皇帝,都是因为活得太久,而变成了老糊涂,甚至是变成了昏君。
长命百岁是自古以来所有人的追求,毕竟人生七十古来稀,年过花甲已算是高寿,活到九十九只能是期望,尤其是在这个时代。
虽然人们都希望自己长寿,但是事实证明,有时候活得太久,也不是啥好事,尤其对那些位高权重的皇帝而言。
皇帝君临天下,手握生杀大权,慢慢年事增高,往往就开始怠政、享乐。
这样的事情忠臣所不能容忍的,但是奸臣则非常喜欢,所以随之而来的是忠臣外流,大量奸臣、小人挤入朝堂,直接导致整个朝廷乌烟瘴气,而后就是国运中道而衰。
最典型的还是打造出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在发动唐隆之变、先天之变后掌握大唐朝廷实权后,开始任用姚崇、宋璟等一系列能臣励精图治,继贞观之治后打造出来了开元盛世,国家的强盛赢来海内外的赞誉。
在一片赞誉声中,李隆基志得意满,开始忘乎所以,逐渐骄奢淫逸,失去了早年虚心纳谏的耐心,于是李林甫、杨国忠等开始进入朝廷,而随着杨玉环的入宫,更加加速了李隆基怠政的程度。
后来,李隆基任用的杨国忠和宠信的安禄山又是一对活宝,互相看不顺眼,在李隆基的放纵之下,终于导致了安史之乱,大唐盛世也就此在杨玉环的温柔乡中消弭无形,接下来就是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乱象。
除了李隆基,历史上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和他相似甚至几乎完全一样的皇帝也为数不少。
这些皇帝的共同点就是活得太久,他们前期励精图治,后期奢靡无度,身死国灭者有之,国运中道而衰者有之。
譬如,南梁萧衍,他本来是南齐的偏远宗室,后来发动兵变夺权,刚刚上任的他一样勤恳处理正事,任用贤明,一扫南齐颓废气象,但是他在位四十八年,随着国事安定,他开始迷恋佛教,多次舍身出家。
而萧衍每一次出家,都要大臣花费巨款赎身。
后来,萧衍又因老糊涂,而收下了逃来南梁的羯人侯景。
收下侯景之后,萧衍又因为侯景是羯人而不信任侯景,最终导致侯景再次反叛,率军攻入建康,俘虏萧衍,最后活活饿死萧衍,南梁也很快灭亡。
还有乾隆,活了八十九岁,早年他也是勤恳亲政,国事上绝对没有啥大过,平准噶尔、大小金川等等都是实打实的大功,但是中期以后随着四海无事,他也不免流俗,逐渐由励精图治变为挥霍无度。
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乾隆四十年后,和珅的发迹。
和珅的出现直接让原本氛围还不错的清朝朝廷一片乌烟瘴气,大臣党同伐异,互相攻击。
然而因为和珅优秀的理财能力让乾隆省事不少,乾隆对和珅的依赖越来越重。
而和珅回报乾隆的就是中饱私囊,终于成为第一大贪。
乾隆和和珅都死后,清朝国运迅速急转直下。
由此一看,似乎李存现在就死了,真是一件很不错的事。
可问题是,李存现在不仅身体健康屁病没有,还能夜驭五七女而不累,身体好得简直比那些十七八岁的壮小伙还要强出一大截,怎么看,都不像短期就会死掉的样子。
自杀?
那李存可能会被穿越圈笑掉大牙。
关键,李存目前所取得的成就虽然也还不错,但别说是跟那些穿越圈的哥们相比了,就是跟历史上的一些猛人、强人都比不了。
这么说吧。
草原李存收复了吗?
西夏李存收复了吗?
吐蕃李存收复了吗?
大理李存收复了吗?
西域李存收复了吗?
别说跟历史上打下了当时已知世界一半的铁木真及其子孙相比了,李存甚至连历史上国内的大多数大一统王朝都比不了。
老实说,如今的大乾王朝,估计也就能吊打一下没有完成过大一统的赵宋王朝,略微越过秦、晋、隋三个王朝而已。
——当然,这没有算上皇子大陆,算上的话,也就元朝的版图可以比大乾王朝大了。
而如果不算皇子大陆,汉、唐、元、明、清的版图,大乾王朝哪一个能真正比得过?
而且,千万别忘了,这个世界可不只有中国这不到一成的疆土,外面还有更广阔的疆域。
关键的关键,李存生出来了这么多儿孙,不将他们全都安置好了,你让李存怎么安心退休等死?
所以,李存痛痛快快的在自己的后宫中玩了差不多一整年时间以后,李存慢慢的又将精力放回到了政务之上。
李存之所以再次出山,主要是因为,李存发现,在李标的主持之下,大乾王朝灭西夏一事,进展得非常缓慢。
公平的说,这里面的原因其实挺多的:
像,乾军需要做前期准备工作,像是调兵,像是准备粮草辎重武器装备,又像是往横山地区铺建铁路,等等……
像,西夏方面的外交搞得不错,见大乾王朝要伐西夏了,西夏方面一边积极备战,一边多次遣使向大乾王朝表示西夏愿意成为大乾王朝的藩属国永不叛变,同时还给大乾王朝各种进贡,单单是西夏美人,就给李存进献了三百个,除此之外,西夏的细作还大量收买大乾王朝的大臣游说李标不要攻打西夏。
像,大乾王朝的很多文官都反对大乾王朝对西夏用兵,在他们看来,大乾王朝已经起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结果,西夏已经不可能成为大乾王朝的威胁了,实在没必要对西夏赶尽杀绝,可以留着西夏让西夏帮大乾王朝抵御草原上的胡人和西南的吐蕃人以及西域诸国。还有,此战不开,大乾王朝就肯定获得了胜利,而开了此战,万一大乾王朝打输了,那么势必会伤到大乾王朝的国威,反而让西夏脱离大乾王朝的掌控,就像当初的赵宋王朝一样。
像,李标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治理大乾王朝上,而没有太将消灭西夏为大乾王朝开疆拓土一事放在心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