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红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7章 嬴政病危,风雨将至(万更求订阅!),诸天一道,小白红了,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朕还能撑多久,请先生给朕一个准信吧。”

叶千秋看着嬴政,微微一叹,道“以我之力,可为陛下争取半年时间。”

叶千秋当年能以自己的血水给华阳太后延寿三载,那是因为华阳太后的大限未到,生命力尚且能够延续。

而嬴政的身体现在就犹如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已经到了不能再进补的地步。

他的问题就在于补的太多,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

月神进贡的这几颗丹药便是引爆这座火山的药引子。

而叶千秋的血水生命力旺盛,如果一旦给嬴政吞服,后果只有一个,就是嬴政当场暴毙。

所以,救治嬴政别无他法,只能是清除他体内深入骨髓的药力,替他延缓体内火山的爆发。

但以叶千秋之力,也只能最多是替其延寿半年罢了。

若是嬴政的修为踏入天人合一之境,他体内的这些药力自己就能化掉,根本不存在药物过剩,虚不受补的情况。

但是,这些年,他勤于国事,终究还是将修行之事落下了许多。

离天人合一之境尚且有着很远的距离。

“半年……”

“朕……”

嬴政听到这里,看着叶千秋的殷殷目光之中竟然隐隐有了泪光。

此时,宏阔的御帐静得如同幽谷一般。

饶是嬴政早已经察觉到了自己可能活不长了,但猛然听到自己只剩下半年的寿命。

一时间,也有些难以释怀。

一统天下之君王,在未知的死亡面前,也终究是变得有些恐惧了。

叶千秋道“陛下,月神进贡这些丹药,明显是存了不臣之心。”

“欲害陛下性命。”

“此事若非阴阳家教主东皇太一授意,她决然不敢如此。”

“陛下,阴阳家居心叵测,蜃楼启程寻访长生不老药一事,是否暂缓?”

“目下,理当先将阴阳家的人全部捉拿,论罪行处才是。”

嬴政闻言,却是低声朝着叶千秋问道“先生,你觉得世上是否真的有长生不老药?”

叶千秋看着嬴政那明暗不定的面庞,缓缓点头,道“天地之间,的确有着超越凡人的力量。”

“有没有长生不老药,我不知道,但的确有这个可能。”

嬴政低声道“朕知道先生在担心什么。”

“阴阳家的这些叛逆,他们居心叵测,朕也知道。”

“可是,朕想搏一搏。”

“若是徐福真的能从海外仙岛求来长生不死药。”

“那朕岂不是就有救了?”

“先生,朕的意思是,先暂时不要动阴阳家的人。”

“半年,给他们半年的时间。”

“若是在朕大行之前,他们尚且寻不回长生不老药来,朕去之后,便先生替朕铲除这些叛逆。”

“以先生之修为,朕相信天下间没有人能逃脱先生的手心。”

“先生……拜托了……”

嬴政的眼中还闪烁着希望,他看着叶千秋,希望叶千秋答应他。

叶千秋见状,微微一叹,道“也好。”

“便容阴阳家的这些贼子再活一些时日。”

“陛下若去,我定拿东皇太一的人头来祭陛下。”

嬴政闻言,微微颔首,笑道“有先生这句话,朕心足矣。”

“先生,让人将蒙毅叫来,朕有事安排他。”

叶千秋朝着帐外一喊,道“来人,传召郎中令蒙毅速来中军营帐。”

守候在外面的禁卫迅速离去。

不多时,蒙毅到了。

蒙毅进帐之后,看到了躺在叶千秋身旁的嬴政,面色一变,当即上前道“国师,陛下这是怎么了?”

嬴政勉强抬了抬手,道“蒙毅,朕,行将到头了……”

“陛下……”

蒙毅闻言,双眼顿时通红,扑地拜倒,死死忍住了哭声。

“起来……听,听我说。”

嬴政缓缓道。

“陛下但说,蒙毅万死不辞。”

蒙毅和蒙恬是兄弟俩,蒙恬为兄,蒙毅为弟,这两兄弟一直都是嬴政最信任的文臣武将。

此刻,嬴政已经完全清醒了,他的声音虽低,但是却异常的清晰。

“蒙毅,朕命你立即返回咸阳。”

“名义是还祷山川,为皇帝祈福。”

“真正要做的事是会同二冯,镇抚咸阳,调回李信十万大军,镇抚内史郡。”

“关中,已经没有老秦人了。”

“一旦有变,李信的大军便是支柱。”

“若有可能,让李信从上邦将陇西老嬴秦数千户,全数迁回关中……”

“朕要去桑海,见蒙恬,见扶苏,安定北边,部署身后大事……不,不能再耽搁了……”

蒙毅闻言,在旁悲戚说道“陛下,以蒙毅之见,陛下当立即回咸阳镇国!”

“由国师赴桑海,召回长公子与家兄!”

“不。”

嬴政摇头道“东巡半道折返,动静太大,势必引起朝野不安,更何况,国师在桑海筹谋多时,只为将六国余孽给一网打尽。”

“朕和国师早有定计,为大秦百年计,此事不可改。”

“以目下情形,朕可以再撑半年……朕若回咸阳,大事便得多方会商。”

“反不如你回咸阳,奉诏直接行事方便。”

蒙毅闻言,单膝跪地抱拳道“蒙毅明白!”

嬴政又道“不要急,不要乱,将你手头上的事情交接完毕再走,不能显出形迹。”

蒙毅道“陛下,大营事务交于何人?”

嬴政道“交给赵高便是。”

蒙毅道“陛下,赵高素无法度之念,臣以为不妥……”

嬴政笑着摇头道“蒙毅,你多虑了,小高子跟随朕多年,对朕忠心耿耿,更何况,目下还有国师随军,到了桑海之后,蒙恬、扶苏、李斯皆在,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陛下……”

蒙毅欲言又止。

嬴政勉强笑着“蒙毅,大事托付你了,这里没事,要紧处在咸阳……”

“陛下……”

蒙毅一声哽咽,泪如泉涌。

平素里威严十足,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嬴政此刻有些热泪盈眶。

“蒙毅啊,朕与你情如兄弟……”

“朕真舍不得你啊,但比起朕的命来,天下更加要紧,大秦更加要紧……蒙氏一门忠烈,蒙毅,你勿要负朕……”

蒙毅泪流满面语不成声,扑在案前,深深的叩了三下,才依依不舍的走了。

蒙毅一走,嬴政的情绪渐渐平静下来。

嬴政和叶千秋说道“先生,朕最后的这段日子,就拜托先生了。”

叶千秋闻言,微微颔首,道“陛下放心,有我在,大秦不会乱。”

嬴政笑道“朕知道,朕知道。”

“当年,若非先生助朕一臂之力,铲除嫪毐,让吕不韦心甘情愿的交出丞相之位。”

“朕岂能顺利亲政?”

“灭六国,一天下,是先生为朕定先行之策。”

“朕之长子扶苏,是先生之弟子,扶苏仁厚,素有贤名,又不失勇武,全是先生教导有方。”

“朕一直相信,有先生在,我大秦便能万世永安。”

叶千秋道“陛下扫灭六国,统一海内,开创帝制,废分封,行郡县,书同文、车同轨、行同轮,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抵御匈奴,修筑万里长城,南征越地,桩桩件件都是功在千秋之事。”

“陛下以数十年之功,完成了历代君王都没有完成的大功业。”

“即便没有我,陛下也可以扫除六国,一统天下。”

嬴政的眼中泛起了追忆之色,他缓缓说道“先生可还记得当年先生与朕一同从韩国归秦时的情景。”

叶千秋道“自然记得。”

嬴政道“朕这一生,蒙先生指点良多。”

“朕虽然做了一些事,但是朕很明白,帝国如今最大的问题还是在内部。”

“去岁王翦老将军丧事期间,发生了两起意外事件。”

“第一件事,是泗水郡在两月之前逃亡了三百多名徭役。”

“郡报上说,沛县徭役民力三百余人,由泗水亭长刘季带领民力赶赴骊山。”

“西行到丰县一片大水旁,逃亡了数十人,亭长刘季但没有报官,反倒擅自放走了想逃跑的其余民力,自己与十余个追随者不知去向。”

“眼下,泗水郡正在追捕刘邦等人。”

“第二件事,则是骊山刑徒黥布秘密鼓噪数百人起事,杀死了数十名看守士兵,大约两三百人逃亡到汉水大山里去了。”

“冯劫率军赶赴骊山,已经将没有逃走的,与起事者有牵连的两百余人全部斩立决。”

“冯劫已经查明,这个黥布原本姓英,乃古诸侯英国后裔,因有相士说此人若受黥刑便当称王,英布自家改姓为黥,以求镇之,其实本人并未受过黥刑。”

“今日,朕遭逢大难,细细想来,这两件事都不是小事。”

“自从朕一统天下之后,帝国所行新政历来都是体恤民众疾苦的,无论是种种工程,还是镇压六国贵族复辟。”

“哪一件不是于民有利?但是,如今竟有民众逃亡起事了。”

“若仅仅是六国余孽复辟,朕有十足的信心扭转乾坤,因为朕坚信天下民众不会乱,坚信百姓会追随大秦。”

“但若时天下的百姓乱了,那事情就大了,六国余孽若是与举事民众融合,纵然有大军镇抚,也难保天下不会大乱。”

“朕现在在想,帝国的新政是否有错失的地方。”

“朕这些年来,是否有错失的地方。”

“而今,放眼大秦,北方已经安定,长城已经即将竣工,大体可安。”

“唯独这与闽越相连的南海三郡地处偏远,王翦蒙武两位定国老将都已经过世,任嚣、赵佗等一班大将能否镇抚得力,实在堪忧。”

“朕目下最担心的还是六国余孽复辟之事,这些六国余孽和农墨联合,纷纷逃亡荒僻山川。”

“国师上次传回来的情报,不是说农家要在其总坛六贤冢齐聚,推选侠魁,与墨家联合行刺。”

“农家号称弟子十万,这可不是一股小力量,虽然帝国大军并不怕这些人。”

“但目下,楚地已成复辟势力啸聚之地,将来一旦动兵剿灭农家,先生说他们不会逃向南海三郡?”

“南海未来大局还会安定吗?”

嬴政一口气说了他的许多担忧。

对于大秦的未来,他着实很担心。

叶千秋闻言,在旁宽慰道“陛下放心,农墨两家联合一事,成不了大气候。”

“农家虽然有弟子十万,但天下之事并非只靠人多就能取胜。”

“至于帝国新政,或许有急躁之处,但大的方向,还是有利于百姓民生的。”

“这些政务之事,往后只要稍微调整细节便是。”

“扶苏已经长大了,可以为陛下分忧。”

嬴政闻言,看向叶千秋,微微一笑,道“先生还是想让朕提前册立扶苏为太子?”

叶千秋微微颔首,道“陛下二十余子,唯有扶苏是最具大局的一个,也是众皇子中唯一拥有朝野声望的一个。”

“若是从前,陛下自然不需着急立下太子。”

“但是,如今情况危急,还是早定国本为好。”

嬴政闻言,脑子是越发的清醒了,他点了点头,道“朕明白先生之意。”

“朕此去桑海,便有此意。”

“但是,册立太子,尚且需回雍城拜祭祖庙。”

“时间上,可能来不及。”

“朕到了桑海之后,若是当即宣布扶苏为太子,势必会引起外界的猜测。”

“所以,朕的意思是朕先提前拟诏书一份,由先生掌管。”

“若是朕能坚持到东巡返回咸阳之时,自然不必由先生颁发旨意。”

“若是朕中道而崩,那这份诏书便由先生颁发。”

叶千秋虽然觉得还是不太妥当,但事到如今,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

嬴政的担心是对的,若是他到了桑海之后,突然立扶苏为太子,定然会引起六国余孽的注意。

毕竟嬴政可是一直都没有册立太子的迹象,突然册封太子,必然事出有因。

叶千秋虽然不怕这些人乱起来,但若是打乱了他提前的部署,那可就不妙了。

帝国的大军都各自有各自的部署,不能轻易调动。

叶千秋深知,秦国的根基力量是数百万的老秦人,但是据他所知,如今关中的老秦人都被嬴政给安排的差不多了,嬴政手头上能调动的大军是有限的。

若是六国余孽知晓了嬴政大限将至,必然会提前复辟,到时候,天下战火再起,受苦的还是普通百姓。

那就不是叶千秋想看到的了。

所以,叶千秋的意思就是,在剩下的这半年时间之内,将六国贵族余孽给彻底打掉。

即便是将这些六国贵族余孽全部都给杀了,杀出个血流成河来,也不能让天下战火再起。

和平都是血与火换来的。

叶千秋自然懂得这个道理。

这一夜,叶千秋和嬴政促膝长谈,从国家大事,谈论到身后之事。

第一次感觉到死亡是如此之近的嬴政,内心之中还是充满了对于死亡的恐惧。

只有呆在叶千秋这样功参造化之人的身旁,才能忘却时间的流逝。

叶千秋每日都会给嬴政舒缓经脉,替其续命。

嬴政的精神也日渐好了起来,多日不曾退却的低烧也退了下去。

七日之后,嬴政一声令下,东巡大营开拔,朝着桑海浩浩荡荡而去。

……

此时的桑海城中。

长公子扶苏并不知道始皇帝的生命已经开始了倒计时,而他已经成为了始皇帝钦定的大秦帝国的继承人。

他今日要在海月小筑宴请相国李斯。

他邀请了韩非一起作伴。

当然,在扶苏的眼中,韩非只是道家的杰出弟子,无尘子。

扶苏少年时在太乙山呆过几年,又是叶千秋的弟子,虽然没有拜入道家,但和道家之人是天然的亲近。

叶千秋离开桑海数日,扶苏和韩非倒是联系的越发紧密起来。

一开始只是扶苏单方面的示好,韩非对这个大秦帝国的长公子,还是有些排斥的。

但后来,二人私下里相处的多了,韩非便知道了扶苏的秉性。

韩非从来都不是小心眼的人,他已经决定了放下过去,浴火重生。

所以,便与扶苏的关系越来越亲近。

扶苏自幼承叶千秋教导,对天下诸子百家之学都有涉猎。

而且扶苏的治国理念深受叶千秋影响。

韩非这个崇尚以法治国之人,让扶苏深感佩服。

韩非所著的《韩非子》,扶苏是看过的,那是摆放在嬴政桌案前的第一大书,扶苏并不排斥依法治国。

韩非经过这么多年的世事浮沉,又通读了多年道家典籍,于治国治人又有了更多的理解。

这两个隔了辈儿的人,都有着让天下久安的理想,自然是越聊越投缘。

这一日,二人驱车来到了桑海城内的海月小筑。

海月小筑,靠海而建,景致极佳,齐鲁闻名。

此时,一身白袍的扶苏正在和韩非看着那风平浪静的海面。

碧海蓝天,海天一色,海风吹拂过扶苏的面庞。

扶苏笑道“无尘师兄,这海月小筑的风景还可以吧。”

韩非闻言,亦是笑道“桑海城内,最令人心驰神往的,恐怕便是这海月小筑了。”

扶苏道“相国李斯大人是我大秦肱骨之臣。”

“大秦新政的诸多国策都是出自李斯大人之手。”

“无尘师兄身兼儒法道三家之学于一身,于法家之学有独到之见解,今日与李斯一见,定然能与李斯相谈甚欢。”

韩非闻言,淡淡一笑,却是没有说话。

当年他和李斯同在荀子门下求学,二人也算是相交莫逆。

一转眼,这都数十年过去了。

韩非已经不是当初的韩非,而李斯也早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李斯了。

这时,只听得扶苏又道“也不知道师尊他老人家何时能返回桑海。”

“蜃楼启程之日将至,墨家叛逆多日没有动静。”

“不知最近怎么了,我总是觉得有些心慌。”

“若是师尊在就好了,我还能向师尊请教一二。”

韩非闻言,微微一笑,道“公子无须多虑。”

“无论这平静的海面之下如何暗涛汹涌,只要掌门人在,大秦的柱石就在。”

就在这时,一名秦军锐士突然快步朝着这边行来。

朝着扶苏躬身拱手道“公子,相国大人到了。”

……

九月中旬,嬴政的东巡大部队终于缓缓的来到了桑海城外。

海风吹拂着这座海滨城市。

听着海浪拍岸之声,嬴政有些高兴,和叶千秋说道“先生,终于到桑海城了。”

“朕都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看一看那蜃楼到底是什么模样。”

叶千秋掀开了车辇窗帘的一角,透过那半道缝隙,可以清楚的看到蜃楼的一角。

嬴政看着停泊在海边的蜃楼,这艘始终停留在远处,可望而不可即的神秘巨舰,拥有着华丽的外表。

此时,夜将至。

蜃楼之上的灯火通明,好似一只巨大的海中怪物,全身都是发光的眼睛。

一丝海风吹拂进了车辇,叶千秋缓缓说道“风有些大了,看来有雨将至。”

宏大的车骑仪仗隆隆的开进了桑海城。

皇帝大巡至桑海,百姓们早已纷纷守候在城外的道边,要一睹这难得的盛事。

太阳即将落下的时分,整个桑海城沐浴在了漫天霞光之中。

雄伟的箭楼之上,三十六支长号整齐扬起,悠扬沉雄的号角之声朝着远方的海上荡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快穿之位面养成记

暗夜泠风

边月满西山

奕辰辰

轮回乐园

那一只蚊子

山海奇闻考

三元正阳

重生1991

分金

灵横宿

云雀空梦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