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下小酒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章 第一批货,山河灯火,树下小酒馆,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受限于设备规模和工人数量,时下雷石灯饰的月产量仅有五百多盏,苏清石原计划在产量积累一定规模的时候,分两手行动。
一边利用魏东来镇上的店面进行展示,南镇已经出现一些外地的采购商,虽然算不上活跃,但只要被看中,单子便小不了。另一边苏清石也得利用村里企业的常规办法,上门去商业公司找推销员。
此时薛君山的出现,给苏清石的第二条路指明了方向。而且薛君山不是一般的推销员,有徐海风、冯建龙这层关系不说,还自带久以成形的市场渠道。
薛君山很看好花鱼灯的前景,但国内灯饰经销商也是野蛮丛生,不乏两头吃的人。他认为应以家居大卖场的推介为主要方向,这样一来就可以减少中间一道经手,把产品直接融入市场终端。
并且君山日用与一些酒店客户已建立起多年的合作关系,无论装修还是新店,壁灯之于酒店天生就很搭调,他会全力去推这一部分市场。
这让苏清石很快下了决心,这批花鱼灯的市场定价是十元一盏,总销售额两万元,按照惯例推销员抽取一成五。也就是说薛君山只要把灯卖出去,就可以拿到三千元的报酬。
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雷石灯饰的第一批货走出了厂区,来到渡口码在两艘船上。驶向南镇、奔向市里,筹划了这么久终于以商品的身份面市,也意味着苏清石创业的第一桶金不远了。
一个月后,苏清石去了一趟商业公司,在与冯建龙的聊话中,表露出手头紧俏的困境,借由打听打听薛君山那边的动向。
站在苏清石的角度,外销链最早是冯建龙提的,有关试点的举措也是冯建龙在中间搭桥,所以苏清石与薛君山的直接联系反而不合适。此事后面还可能牵出模式一类的东西,双方把事情都归在冯建龙这一个点,才合处事之法。
苏清石想不急也不行,“缸里的米”已经见了底,什么都能拖,工人们的薪酬拖不得,村里工酬再低,月月也有近两千的支出。厂房租金和设备费用在前期也是大头,目前还拖欠着刘老板的货款。
若还是得不来这批货的回款,苏清石真要揭不开锅了。
冯建龙知苏清石紧切,但直言跑市场这种事各有各的特殊性,和村里镇里创业的企业是一样的道理,他们也要花时间磨事,有时也要纾解困境,希望苏清石稍安勿躁。
就这样,苏清石又挺了一个多月。然而等他再到商业公司的时候,却被告知冯建龙请假了。
是夜深沉,苏清石回到家已经晚上九点多了。
离栅门外十几米的时候,家里传来了争吵声。
“我早就和你说过,他不是做生意的料!行事冲动、轻信别人,这东西改不了!”
“你就好发脾气,什么都是别人的错!这事能都怪清石吗!他为什么信了!”
姐妹吵个不休,不多时苏清石又听到一个软绵绵的声音。
“我有责任。”
苏清石停下脚步,就地坐了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