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化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11 节目形式,重塑导演人生,方格化石,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心里这么想着,哥哥也只是淡淡的笑了一下。
沾叔倒是对此很看得开,他虽然也没有参加这次的金像奖颁奖礼,但不代表他就看不明白这里面那些乱七八糟的道道。
这些人都玩了多少年了?
也没见他们玩出什么新的花样嘛。
至于之前的金马奖,在他看来,那就更加有些可笑了。
你搞电影节那就好好搞啊,也没人会认为这样的电影节奖项,就一定能做到完完全全的公平公正。
那是不可能的。
毕竟,不管是评委还是观众,都有不同的偏好和看法,这个就决定了所有奖项,都不可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去给出明晰的评价。
但是一个成熟的电影节,肯定是要在这个过程中,做到相对公平的。
一个,不能玩“众人皆醉我独醒”,站在大多数观点对立面上的人,只会把自己给玩死;
另一个,就是懂的雨露均沾的中庸之道,绝对不能去刻意针对哪一方。
这就是相对的公平。
把开放性摆在最上面,也是把一个电影节做大做强的根本。
不是说这样就一定没有争议了。
而是不至于把“瞎了眼又瞎了心”,堂而皇之的摆在台面上。
那就太出格了……
但陈默对这些事儿,却觉得十分乏味,“不说这个了,外边的媒体需要这个话题恰饭,我又不需要,所以操那心干嘛?
“容哥你好不容易忙活完,就不要再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了,好好休息调整一下,才是正事儿。”
哥哥撇嘴,“我倒是想呢,但不得先顾着你那个《好声音》来?”
陈默就乐了,“你别把那个当工作去做啊,当作一种乐趣就行,这又不是拍电影,需要你代入什么角色,把真实的一面给展现出来,这就够了。
“就像咱们平时聊天那样,只要是围绕着音乐展开,不管你们是斗嘴吵架、插科打诨,还是调侃恶搞、相互算计,都是可以的。
“反正只要不偏离声线和唱功这两个出发点,那就完全不需要有太多的顾忌。”
录制这样的节目,其实很多亮点和看点,都是靠着后期剪辑出来的。
有时候只需要添加几个特效,就能无限的放大出喜感效果。
比如无语时,头上飞过的乌鸦,发愣时,蹦出来的“瞬间懵逼”综艺体弹幕,翻白眼时,配个扎心了的表情包……等等。
瞬间就能把画面和心态旁白形成强烈的互文性,这就是综艺感了。
陈默手头可是有满满的素材库的,随便贡献出来几个,就足够引领一代风潮了。
毕竟,这会儿可还没人会玩这种形式呢。
不勾住观众的眼球和内心,陈默都不好意思去做这样一款节目。
当然了,音乐类的节目,毕竟还不是真人秀综艺,重心终归是要放在选手对歌曲的演绎上的。
其它的都是旁支末节。
但台前幕后插进去的片段,还是能起到锦上添花作用的,两者之间并非不可共存。
在这一点上,看的就是导演在分寸拿捏上的剪辑能力了。
但这也是陈默的强项……
沾叔听的就一脸的认同。
人家可是十年前,就能做出《今夜不设防》的人,三个老男人拉着一众大明星,在镜头前抽烟、喝酒、讲粗口,话题无所不谈。
直接秀了观众一脸。
这种接地气的节目,大家以前何曾见过?
陈默想要做的,就是这种围绕音乐而展开的另类形式的综艺秀。
不要过去那种等选手唱完,评委再给出相应客观评价的传统模式。
而是同样要玩接地气那一套。
一场视听盛宴,穿插进去选手的一些日常,追寻音乐的心理历程,为了梦想而在台下付出的汗水和努力,以及导师在点评上,通过给出不同的专业意见。
就是用这些点点滴滴,去让观众认识到什么叫做音乐。
才能让观众对每一个选手,形成一个最基本的印象构建。
这样才能抓住观众的心,引发他们内心情感上的共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