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报邸
树上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70章 报邸,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树上木,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皇帝的所有谕旨,各大官员的奏议以及任免调迁等大大小小之事,都是邸吏们所需收集抄录的内容。
到了唐朝时候,藩镇兴起,这才有了正式的邸报。
那会,“邸报”是由朝廷内部传抄,后来直接张贴在宫门外,大家伙都可以抄传。
这种模式,像极了后代的新闻发布会。
郭安就记得,唐朝最早的邸报记载,便是唐玄宗之时,孙谯的《经纬集·读开元杂报》,记载着某日京僚行大射礼于安福楼南,又或者某日皇帝自东封还,赏赐有差……某日皇帝亲耕籍田,行九推礼等等……
而到了宋朝,商贾兴起,便出现了专门抄录邸报用来售卖牟利的商人,很多官员为了省事,都会乐于花钱购买。
而现在……
“陛下,微臣记得,大明的《邸报》,是由通政司负责管理出版发行。
而且《邸报》还是手抄或者木刻印刷,每隔数日,才可出现一份《邸报》,还极其杂乱,也只能由各个州府的主官观看?”
朱棣微微点头,道“《邸报》乃是关于皇帝谕旨、臣僚奏议以及有关官员任免调迁、黜废、奖惩、法令等朝堂之大事记录,自是只需交由大明各大官员观看便可!”
郭安轻轻一笑,道“陛下,微臣所言报邸,也可名为报纸,是用活字印刷术印刷大量的报纸,所耗人力更少,也更快。
另外,在报纸上所书写之事,不仅有朝堂各大政务,如陛下的谕令,所有官员的任免调迁、黜废、奖惩、法令等等,还有各大才子士绅,或者是京师内各大商贾、铺肆、船行的新闻异事……
而这些报纸,也将会以极低廉的价格,卖与大明全国各个州府,不仅官员可,那些士绅、商贾,甚至是一些普通的读书人,也都可!”
“普通读书人也可?如此,那需要多少份邸报……而且,普通人读邸报又有何用?”
朱棣眉头微微皱起,眼中有些不解。
郭安轻轻一笑,道“陛下,如果普通的老百姓也可邸报,那可是有着天大的用处。
比如此次,那贼子利用天禧寺来污蔑微臣,在为微臣贤名之上,泼着脏水。
虽然微臣往日在大明也是颇有贤名,但那些百姓不识字,分不清好坏,喜欢人云亦云。
只要有贼人污蔑微臣,而且污蔑多了,他们便都会开始相信……
而若是有了普通人也可的报纸……陛下,报纸可是由陛下审阅,经由陛下发出的报纸,其上所有内容,必然都是准确无误,没有任何不实。
如此,任何事,只要报纸一发,大明全国上下所有官员、士绅、商贾,甚至是那些老百姓,都可看到……
而那些百姓们,对于陛下的话,自然是确信无疑……”
一旁,朱高炽瞪大眼睛,满脸兴奋“如若真如老师所说这般,要是有报纸的话,老师与天禧寺之事,顷刻间可解?”
郭安微微点头,“殿下所言正是!”
当然若是有朝堂广发告示,也可解决,可是这么多日,陛下一言不发,郭安也只能苦笑,乖乖受这种委屈。
朱棣微微点头,他也明白了报邸的好处。
但是,钱财呢?
“郭卿可想过,想要大明全国各地,甚至是那些士绅、商贾、普通读书人都可得起的邸报,价格需要低到多少,那些人材可购买得起?”
郭安道“陛下,一份报纸五文钱,那些人总能买得起吧?”
“五文钱?”
朱棣与朱高炽两人,直接瞪起眼睛,满脸不敢置信。
“郭卿,一份邸报,五文钱?”
“嗯!”
郭安一脸肯定的点头。
朱棣直接盯着郭安,“郭卿,你可知,五文钱才能买来一份报纸所用的纸张!”
郭安再次点头,“回禀陛下,微臣知晓!”
朱棣顿时气急,“如此,那你也可算得出,每卖出一份邸报,要亏损多少钱财?
而且,你还要卖与全国各个州府!”
郭安认真纠正道“陛下,是各个州县,甚至是乡镇!”
朱棣“……”
一旁,朱高炽好像察觉到什么,有些期待的看向郭安。
“如若卖到大明各个县乡,至少需要上百万份邸报。如此,一个月至少亏上数十万两银子,哪怕倭国银矿每年挖出的银子再多,也会亏损。
依照老师的生财之能,定然不会干出这等事,难道老师另有谋策,可让此邸报生转亏为盈?”
闻言,朱棣两眼一亮,也连忙看向郭安。
郭安淡淡一笑,“启禀陛下,殿下,前期,报纸可能会亏损一些银两。
但是,只需两三个月时间,微臣定可让报纸将其所消耗银子,全部赚回来。”
“如何赚?”
朱棣急忙问道。
郭安再次拱手,满脸诚恳,“启禀陛下,此事微臣一时半会,与陛下讲述不清,不若等到报纸创办起来,微臣给陛下演示。”
朱棣深深吸了口气,有些小心翼翼的问道,“如此,创办报纸,郭卿需要多少银两?”
……(本章完)
f。f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