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先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1章 宝藏,我有一座小酒馆,饮酒先生,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张献忠,延安人,粗识文字,雅号静轩。崇祯三年(1650年),张献忠在陕西延安据十八寨起义,自称“八大王”。崇祯十六年(1643年)5月。张献忠攻下武昌,随即在武昌称大西王,初步建立了政权。次年(1644年),张献忠带兵入川,并于8月打下成都,掌控四川。攻陷成都后,甲中年(1644年)阴历十月十六,张献忠登基,在成都做皇帝,国名大西,改元大顺,建立大西政权,自称“老万岁”。与宝藏相关的两首歌谣张献忠的政权没能维持多久。1646年7月,清军攻打四川,张献忠被迫撤出成都。撤退之前,张献忠花费了巨大的人力,在流经成都市内的锦江筑起高堤,但并不是为了治理水灾,而是在堤坝下游的泥沙中挖了个数丈深的大坑,将他抢来的数以万计的金银财宝埋在坑中,然后重新决堤放水,淹没了埋藏财宝的大坑,此举称为“水藏”。据称,张献忠曾留有一张“藏宝图”。他将劫掠来的金银埋藏在成都的某处,并以石牛和石鼓作为暗记。多年来,成都有童谣唱道:“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一首民间歌谣可能暗藏一个悬疑的宝藏秘密。长期以来,多少人空怀“买尽成都府”的妄想,却苦于识不破这个秘密。晚清时,有个叫杨白鹿的贡生知道了这个惊天秘密,晚年把这个秘密告诉了他的好友马昆山,并把一张无价的“藏宝图”给了他。马昆山禁不住心花怒放,当即成立“锦江淘金公司”,招收工人,又订购了金属探测器等必要设备,于1958年农历九月,轰轰烈烈大干了起来。几天后,果真挖出一个大石牛,还挖出了大石鼓!经理宣称:“石牛、石鼓都出来了,‘万万五’还跑得脱吗?”不久,又传来惊心动魄的“喜讯”:坑旁安置的金属探测仪突突直响。没有金银,哪来的响声?旋即,狂热的浪潮席卷整个成都。锦江淘金公司当即召开紧急会议,准备了大批箩筐扁担,订购了一部起重机,计划金银一出土,就集中人力搬运,直接缴存银行。然而,历史却偏偏爱和人们开玩笑,工人们奋力挖出来的不是金银,只有三大箩筐小铜钱。在彭山县江口镇,人们发现在这里竟也流传着与宝藏相关的歌谣,产生了沉宝谜踪的第二种版本。当地人这么唱道:“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不同的是,石牛和石鼓换成了石龙和石虎,而歌谣的格式则一模一样。在江口镇为什么也有一首类似锦江石碑上的歌谣,这难道只是单纯的巧合吗?在江口镇的石龙沟中,石龙石虎遥遥相对。石龙沟位于江口镇石盘山,山上有石碑。刻有“石龙对石虎”的一段歌谣,在曲折的山路尽头,一条石龙赫然立在岩壁上。清政府曾组织过打捞行动据《彭山县志》载:顺治三年,明参将杨展与张献忠部决战于江口镇,张部战船被焚。沉没过半,伤亡惨重。在张献忠撤离成都时,因为旱路已被清军封阻,只好改道由水路出川。张献忠的船队从成都启程,沿锦江行至彭山县江口境内时,遭到杨展部队的伏击,几乎全军覆灭,许多载满金银的木船就沉没在彭山县江口境内的水域中。难道这万千沉银就在彭山县江口镇?1999年4月22日,四川省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王纲宣称,经过他多年的考察论证,神秘的锦江埋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整整1000船金银财宝,至今仍沉睡江底!据王纲描述,500多年前,“好掠好焚”的张献忠入川时,几乎打劫了四川所有的官府和土财主,将川中金银财宝悉数纳入自己手里。清顺治三年(1646年),在清军围攻下,他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携带千船金银,顺水南下。船队刚刚驶入成都70公里外的彭山县江口镇“老虎滩”一带,突然前面杀声震天,原来是明将杨展的地主武装在将军山设伏。一条条熊熊燃烧的火船顺风飞驰而来,义军船队迅速着火。张献忠在贴身亲兵的护卫下,逃回成都,绝大部分金银珠宝随船队沉落在江中……按照清初四川富顺人杨鸿基着《蜀难纪实》的说法,张献忠部队从水路出川时,银两多得木船载不下(“累亿万,载盈百艘”)。于是张献忠就命令工匠做了许多木头的夹槽,里面放入银锭,让它漂流而下。本来打算在重庆下游的巫山附近江流狭窄的地段,再把它们打捞上岸,可在江口镇就遇到阻击,大量金银也沉没于此。虽然彭山县境先后出现过与成都“锦江淘银”类似的掘宝事件,但发现的金银只是零零星星,非常之少。那么,这一大宗金银会流落到哪里了呢?据《彭山县志》记载:张献忠的船队沉没后不久,清朝政府就组织过大规模打捞行动,部分沉银被打捞起来充实了国库。如此一来,沉银的去向变得清晰起来。大笔财富没有浮出水面然而沉银谜踪却并未就此结束。2005年4月20日,彭山县江口镇老虎滩河床引水工程建设工地上,挖出一枚枚乌黑中泛着亮光的银锭,银锭身上“崇祯十六年八月,纹银五十两”的字样清晰可见。出土银锭藏匿于木简内。木简长118厘米,外径18厘米,为两个半圆形木桩,将内挖空把银锭放入其中,然后合在一起,两头用铁丝箍紧。当地文物部门认为,这一意外发现可能为“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找到佐证。出土银锭经四川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明代银锭,属国家珍贵文物。银锭分别重1800余克,呈船形。正面刻有铭文,如“沅陵县征完解司载充兵饷银五十两崇祯十年八月银匠姜国太”;“京山县十五年饷银肆十两”;“巴陵县榆口饷银五十两”。从出土银锭中的铭文可以看出这些是来自湖南、湖北地区,为索祯时期的税银,与张献忠转战路线及所占地点十分吻合。500多年来,张献忠在江口镇沉银之说一直是一道谜团。此次挖掘出土的银锭,无论从银锭本身还是其外包装,都与史料记载相吻合,从而证实了张献忠在此沉银之说完全符合历史真实。可是,歌谣里提到的大笔财富却还没有完全浮出水面。这笔财富究竟有多少,难道另外的地方还会有吗?真是令人遐想不尽!22、天将救人间民间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天,玉皇大帝在天宫呆烦了,便命手下打开天门,想欣赏一下人间景象。他向下一看,只见大地上山青青,水绿绿,百花争艳,处处传来欢歌笑语。玉皇大帝看着看着,竟吹直了胡子,瞪圆了眼睛,气愤愤地说:“原先,总觉得天宫是最美好的,哪里想到,下界竟超过了我们天上。”于是,他连天宫也没有回,便发出一道圣旨,命手下的一员天将,速速去放一把火把人间烧光。那位天将怎敢违背玉帝的旨意,只得离开天宫,直奔人间。他来到人间一看,人间的生活和天宫截然不同。人们的美好生活,不是依靠别人的血汗获得的,而是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换来的,他非常羡慕过这样的日子。但这位天将知道,违背了玉皇大帝的旨意,就有被杀头的危险。他反复地想了又想,最后他决心牺牲自己保住美好的人间。他拿定主意后,便回到天宫禀明玉皇大帝说:“已经遵照旨意把人间放火统统烧光了。”玉皇大帝听了,哈哈大笑说:“谁最幸福?只有我玉皇大帝;哪里最美好?只有这超越人间的天堂。”过了一段时间,玉皇大帝又坐得气闷了。他忽然想起了被毁灭的人间,就想看看大地上的一片瓦砾,来解除内心的烦闷。随从们扶他来到天门前,打开天门一看,只见大地比原来更加繁荣,人们的生活更加美满了。玉皇大帝气得快要疯了。大吼着:“胆大的东西,难道你吃了熊心,吞了豹胆,竟胆敢违抗我的旨意!”立刻吩咐左右侍从们,把那位天将押上天庭,不问青红皂白,推出去砍了头。那位善良的天将虽然被玉皇大帝杀了,可是,他那拯救人间的心并没有死。他的一滴鲜血掉在大地上,被一个老和尚看见了,于是用大红色的绸子把这滴血包了起来。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到了第三天傍晚,那滴血变成了一个小娃娃,他痛哭着告诉人们:“明天晚上,专横不讲道理的玉皇大帝要派一员天将来到人间,把人间烧毁。快去告诉所有的人们,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点起火把,要接连不断地点三个晚上,这样就能迷住玉皇大帝的眼睛,逃过这一次大劫难。”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遍了普天下,大家都知道了玉皇大帝要派人来烧毁人间。于是,人们都按着那个小娃娃的指点,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燃起了用松树枝扎成的火把;火把一点着,便发出了熊熊的火焰。一天、两天、三天,人间大地上,烈火熊熊,一直烧了整整三个夜晚。专横的玉皇大帝,亲眼看到人间燃起了大火,才“满意”地笑了。回到天宫睡觉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综合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霜雪照曦言

离人听雪

诱猎

夏巳午未

原神之若陀人柱力

于氏剑客

雪国的青梅四重奏

羽海野月

氪金抽卡大师

鑫星夜阳

霍格沃茨:魔女途径的哈莉

武僧兼职野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