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耳目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六章 雅贿,小虫成精,响耳目三,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b></b>孙部长是文人出身,业余爱好喜欢舞文弄墨、吟诗作赋,“大观园文化会所”正好派上用场,可以让孙部长时光穿越,找找当年贾宝玉的感觉。另外,何一标口中要海海去找的真迹,是不久前他出席“中国古代书画精品展”活动,在活动上看到过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明朝画家唐伯虎作的一幅中国古画藏品,当时他并没有在意,后来得知孙部长喜欢古画后,便立刻差海海去寻购那幅唐伯虎的《归隐山居图》。好在藏品的主人急需用钱,所以海海仅花了四百万元,就将这幅古画买下。
一切就绪。何一标专程将孙部长一人请进“大观园”,随行人员留给了其他人接待。孙部长本不打算单独行动,但听何一标汇报,要请他去调研企业文化,指导美海公司“大观园文化”建设时,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出来。
孙部长也是位“红学”爱好者,对小说《红楼梦》有些研究,对书中的场景描写、人物故事都烂熟于胸。他想,“大观园”是曹雪芹先生倾其毕生心血,以其瑰丽的文学语言塑造出来的中国古典园林形象,虚拟的世外桃源。就凭何一标这帮人,能理解?能搞的出来?带着好奇和疑问,孙部长被何一标用车装进了“大观园”。
一下车,眼前的场景立刻令孙部长傻了眼。只见身着时装的“十二金钗”一字排开,个个貌美如花,笑容可掬地恭迎他,身后是主体建筑大观楼。
再放眼望去,整个园林布局虽然远远没有书中描述的气派和规模,但已有的厅、堂、楼、阁、亭、桥等建筑完全符合孙部长的想象,小巧别致,是他心中的缩小版“大观园”。孙部长的兴致仅一下就被调动起来。
海海充当接待员逐一向孙部长介绍“十二金钗”名号,孙部长微笑着一一握手接见。
随后,由“王熙凤”当讲解员,为孙部长一路解说园林布局和人物故事。他们一行,按照书中贾政的路线图从潇湘馆、稻香村、衡芜院再到怡红院,逐一参观。
孙部长边看、边听、边称赞“好!好!”“不错!不错!”“完全没想到!”……
何一标也暗喜,没有白栽培海海,乘机推销海海。他对孙部长“美海公司是我市重点培育的房地产龙头企业,发展不错。他们有社会责任感,有文化担当。别看牛总人年轻,他是一个很有思想,有闯劲的人。而且也很有善心得一个人,汶川地震他第一时间收光了公司库存现金一百多万,赶去灾区赈灾,随后又以企业的名义为灾区捐了五百万善款。”
何一标把海海寻救小美的行为包装成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哦,佩服!佩服!牛总很有爱心。”孙部长感慨。
海海谦虚道“应该的。应该的。”
何一标接着介绍“他们公司的文化建设也做得很好。刚才领导见到的‘十二金钗’就是公司通过选美活动,从全国各地选来的。”
“难怪。她们个个的气质、样貌都与书中描写的很配。看来,牛总是煞费苦心啊!”孙部长说。
何一标抢着回答“我给他们提出的希望是不做就罢,要做必须最好。比如说他们提出要建大观园,我就给他们讲,不能贪大求全,小巧别致,有特色就行。所以,他们充分理解了我的意图,选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建筑来修建,现在看来,基本达到了预期。”
“一标秘书长,你要求太高了,这个地方非常好,我喜欢。有机会我把老夏也请来这里坐坐。”孙部长所说的老夏是他们这个圈里的大领导,也是文化人。
何一标一听,双目放光,激动万分“如果能让‘他老人家’亲自出马来这里坐坐。那真是我等的福分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