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八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仇屠三代,13路末班车,老八零,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我屏气凝神听到这茬,顿觉失望透顶,无奈的一摆手说道:

“一个妇女遭遇婆婆家虐待,最后被逼抱着孩子跳井了,这个我们知道,当年封井的就是鬼大爷。”

“嗯,找到这条线索之后我寻根溯源,查出了不少事儿,我一度怀疑那抱着孩子跳井的妇女就是这个邪祟,而13路接连发生的车祸也跟当年跳井的事儿有关!“

我闻言一愣,插话道:

“这怎么可能呢,当年跳井的妇女最大不过四十岁,可她现在是个老太太,鬼也会老的吗?”我感到莫名其妙的看向老鬼,老鬼摇了摇头。

“所以说,当你跟我说她是个老太太的时候,我十分惊讶,这也说明我可能一直以来的猜想是错的。”

“那你为什么猜这邪祟是当年跳井的妇女,跳井的事情又跟我开这班13路车祸有什么关联?”

刘云波无奈的冷笑两声,面带痛苦的说道:

“我之所以这么猜,也我跟的身世有关,可能有点片面,但我相信我的直觉不会错的。”

身世!!

刘云波当年在唐洼子村和母亲相依为命,受尽乡里乡亲欺负,这跳井的妇女也是受到欺负,说到底都是心底的恨意吗?

“当年欺负我们娘俩的人在唐洼子村都已经受到了我的报复,同样的道理,她也是在报复,你懂吗?“

果然跟我猜想的大同小异,报复!我不由得吸了一口凉气。

“你的意思是说,她报复到了老乡身上?”

“一定是的,我走访过虎腰山听过当年的故事,当年常常欺负她的邻居全部没得好死,我能感同身受,能理解她的愤怒,报复一切曾经给予白眼的人。”

我再次转头看向老鬼,老鬼躬着腰认真的听,看他的表情好像对于刘云波的分析持认可的态度。

报复一切给予白眼的人,落井下石的人实在可恨,事实真的是这样吗?13路车遇难的那些乘客全部都是当年冷嘲热讽过那对母子的人吗?

六叔呢?六叔是唐洼子的人呀,他生前跟白帆相依为命,在唐洼子村是出了名的好人啊,这跟虎腰山的那对母女又有什么瓜葛?

我转念一想回道:

“如果这邪祟真的是那个跳井的妇女姑且都说的通,但现在的事实是她是一个古稀之年的老太太啊?“

刘云波闻言也颇为愁闷,一直以来的猜想被我瞬间推翻,但这的确是他能提供给我的全部线索了。

眼下事情遇到了瓶颈,老吴在一边静静的听一直没有说话,半晌轻声说道:

“既然鬼不会老,那会不会是妇女跳井之后没有立刻淹死,在井下活到了七老八十熬成了老太太才死的,这样一切不就都说的通了吗?”

一直不知道老吴的脑洞居然这么大,但还是不对,我记得汤尧跟我说过,村民喝了好久带有血丝的井水,之后把这对母子的尸体打捞上来了。她没有在井下存活到这么大岁数的可能!

这个猜想也被我推翻,所有人都陷入了沉寂,时间不多了,我问刘云波:

“那如果按照你的逻辑,你能推算出明晚会是哪些人出事吗?”

刘云波点头道:

“三代宗亲!”

我闻言一惊。

“三代,什么三代?”

“你你是说车祸的遇难者要死三代人?”

刘云波点头道:

“如果按照我之前的猜测,这邪祟是跳井的妇女的话,13路跨越十年的车祸目的是杀三代宗亲报仇!“

杀三代人!!这是怎么样的深仇大恨啊!光是一个猜想就让我感到毛骨悚然。

我联想到郭制片家的情况,算上爷爷的死还真就是整整的三代人!

刘云波起身在屋子里踱步道:

“我去虎腰山调查过,车祸的这些死者往上的两三代人全部都是妇女家的左邻右舍,起先我不确定,但是自从前几个月那个姓王的阴阳先生出事后我才笃定了我的想法,当时姓王的车上有很多年轻人,这一波年轻人很多跟十年前的三起车祸遇难者有亲属关系,跨越十年的车祸,是邪祟为了凑齐三代人啊!“

说完,刘云波又小声补充一句:

“小仇杀一人,大仇屠三代!”

不禁然间,我竟听的满头大汗!!

结合我所掌握的线索,加上刘云波的佐证,条理清晰逻辑通顺,这个推理的确极有可能,这么说来,算上王得喜,13路车跨越十年的四起车祸,究其根源,邪祟是想屠尽车上仇家三代人!!而像六叔,四任司机,还有其他得无辜乘客,全部都是陪葬吗?

除了邪祟不该是个老太太以外,其他线索全部贴切。

至于为什么要制造车祸,为什么偏偏选中13路车,老鬼顺着这个猜想给出了解释,有一种可能是,农历十五夜淹死的人,很难投胎。

刘云波说道:

“我不知道邪祟是怎么蛊惑这些人上的车,但明晚就是农历十五了,你连市领导都能告的倒,手里一定有证据,死亡清单有没有,你要是想救人,顺着死亡清单找,找遇难者的上下三代,如果有活的,就可能是明晚要死的人。”

我闻言脑子里顿时嗡的一下,马上就想到了一个人,郭制片一家三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综合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入戏(娱乐圈)

周沅

职业替身,时薪十万

渊爻

桃枝气泡

栖见

超级惊悚直播

宇文长弓

渣男总有天收

风流书呆

皇后她作天作地(穿书)

故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