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后一支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2章 开幕时间(发错章节,自罚三杯),重生之非主流村长,醒后一支烟,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真的是中泱台么?
杨锐笃定点头。
“央台二套的经济栏目,制作组昨晚上就已经登上了火车,明天一早便将抵达省城。”
从省城到鹏城的列车一天有好多班次,但转乘需要临时购票,很难再买到卧铺,因而,杨锐借好了车,准备明天一早去车站接下张雨清一行,换公路去往鹏城。
得到杨锐的肯定答复,石秀丽顿现惊喜,随后又显得有些惶恐。
她很清楚借此机会登上央台节目对她个人意味着什么,故而惊喜。同时又担心自己表现不好,反倒贻笑大方,因而惶恐。
杨锐察觉到了石秀丽的心思,轻柔安抚道:“不用紧张,到时候照词宣读就是了。”
高欢那边已经找专业公司制作了精美幻灯片,每一张幻灯片的解说词也早已拟定,并请了大学教授为解说词润过了色。
石秀丽的普通话虽然不那么标准,多少都带点白话的底子,不过,在这种商业场合下,倒是能体现出地域色彩,只会加分,不会减分。
石秀丽轻呼了口气,拢了下耳边秀发,微笑应道:“你有没有经历过上了发言台大脑却一片空白的情况?我可是经历过的,别说什么照稿宣读了,连稿件拿反了都意识不到……”
想起自己曾经的糗事,石秀丽忍不住咯咯咯笑了起来。
杨锐看着,一时间竟然有些痴了。
上一世,怎么就没让我遇到你呢?
……
张雨清要以婷美公司为基础素材制作一期专题节目并非是心血来潮突发奇想,也不是来自于侄子李金泉的相求,而是一个多月前,台里就给她下了这么一项任务。
聚焦基层企业,做几期节目讴歌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取得的巨大成就。
这之前,张雨清已经做了两期。第一期说了一家国有企业的变革,反响平平。第二期的主角是一个体户,虽然很励志,但影响力却依旧一般。
第三期若是再打不响的话,那可就辜负了台领导的殷切期望了。
第三期的内容,栏目组原本定下来的视角是江南一家老字号餐饮单位,想以他们家的火爆生意来衬托老百姓翻天覆地的生活质量提升。
但素材采集回来之后,张雨清总感觉好像缺了点什么。
思考了一整天,张雨清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同时也弄明白了上两期节目效果未达到预期的原因。
过于接地气了,少了些可以燃爆观众情绪的炸点。
正所谓饱暖思银欲(此处y字应解释为过度过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随之而来的则是精神层面上的需求更为强烈。
不银点,根本就看不上眼。
为什么玄而又玄的气功会受到那么多人的追捧呢?恐怕就是这个道理。
意识到问题所在的张雨清随即否决了第三期节目的内容。
按部就班只会带来再一次的失望,必须颠覆掉固有思路,这档节目才有可能重获新生。
于是,张雨清不自觉地想到了婷美。
只是连续几天且密度一般的广告,其效应就几乎燃爆了神州大地,若是以它为基本素材,再加之农村改革题材以及鹏城特区题材,这期节目岂不是要爆了整个宇宙么?
将此构想说给了栏目组同事听,同事们听了,一个个都是拍案叫绝,再看时间,刚好赶得上婷美公司的国招商大会。
于是,张雨清立即点兵点将,组建制作组,一边通过侄子李金泉联系杨锐落实行程,一边通过关系紧急购买了第二天驶往南粤省城的火车票。
一早七点半,列车晚点四十分钟抵达了南粤省城火车站。
临下车时,张雨清特意提醒制作组成员,说这边的火车站有点乱,大伙要睁大了眼,保护好台里的拍摄设备。
一行七人刻意落在了出站旅客长龙的尾端,饶是如此,仍旧有一位同事被摸去了身上的钱包。
好在那位同事的钱包里没什么重要物品,也没多少钱,就是那只钱包是过生日时女朋友送的,丢了实在是让人心疼。
杨锐在出站口已是等候多时。
陪同他一块接车的是河叔王长河。
杨锐看上的是他那辆商务车,刚巧王长河也接到了泰叔通知,要赶去鹏城为婷美招商会捧场,因而,杨锐借车时便连同河叔的人一块给借了。
张雨清和栏目导演上了杨锐的虎头奔,另外五位则排着队劝业劝不住地钻进了王长河的商务车。
没办法,这五位都是男爷们,而制片主任和栏目导演即是一双领导又是一对大美女,跟她们同坐一车,太特么尬。
出了车站,杨锐并未着急驶向鹏城方向,而是拐了个弯,开去了海珠广场。
“清姐难得来次南粤,好歹也得领略下我们这边的早茶文化……”
张雨清含着笑嗔愠道:“你叫我什么?”
杨锐大大方方应道:“清姐呀,难不成你还想让我叫你妹妹?那就有点过分了吧。”
栏目导演捂嘴窃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