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朝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416 第四一六章 理想和背离,兰陵风流,君朝西,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十七姊,我最喜欢高宗皇帝这一句话。”
萧桥忽然说道。
“嗯?”萧琰睁眸。
她喜欢高宗皇帝很多话,因为她认为都很有道理,但最重要的,还很合她的心性。世上道理有很多,但未必都愿意遵从,因为不合心意。
萧琰确实有些想知道,她这位看似热情爽朗、实则胸有丘壑的堂弟,高宗皇帝说的哪句道理,最合他的心意。
萧桥神色一敛,“时移世易,只要是说出来的道理,就不可能永远正确。”
萧琰有些惊讶,但转念一想,好像又不那么意外,年轻热血,往往燃烧着理想抱负,敢于质疑世间一切……高宗这句话,的确很合年轻人的心意。萧琰就很喜欢这句话,虽然她不认为自己是年轻热血,她很沉静,做事情都有自己的逻辑,从不冲动。
她笑着点了点头,“我也很喜欢。”
萧桥哈哈一笑,露出个“我们果然能说到一起”的表情,然后一口喝尽茶杯中的甜茶,两根浓黑的眉毛平直,却有种飞扬的神髓。
“因是,咱们伏羲圣人最智慧:大易为道,不传以文字,是深奥的符号,看你怎么解读。但只要是文字诠释出来的,形成了道理,就要经历时间的验证,有些历久弥新,几千年都是道理,有些却会成为‘故纸堆’,必须审慎思考,由今时、今世,重新诠释,该摒弃的要摒弃,该改变的要改变……”
萧桥侃侃而言,眼中神采飞扬,有着年轻人特有的活力,思维却深邃富有条理,从高宗的话说到伏羲,说到大易为道,又说到老庄孔墨的经义也是经历了时间的验证,由今时今世重新诠解,又说到默罕和《真主经》。
“……这些先圣经典,它们的确令人尊崇,闪耀着道理的光辉,但是,也有很多道理是依当时、当世而定义,在今时、今世,世间已经改变了,这些道理就要相应做改变,否则就是陈腐的故纸堆,不经阳光晒书去蠹,也会发霉……我们大唐强大,而且如朝阳蓬勃,我觉得,根本一点,就是高宗皇帝说的,道理不会永远是道理,所以我们对思想,是永远向前看的,是流动的,是一池活水,而不是最初那池水就永远是那池水……那就总有一些水会腐臭……”
“叮叮。”舒缓悦耳的铜铃声轻响,门被侍者轻轻推开,一道浓郁的香味飘了进来……
萧桥的表情僵了一下。
萧琰抬袖噗声轻笑。
四名侍者抬着大托盘小托盘,四名侍者端着银盆水罐毛巾等物,鱼贯而入。
萧桥仰天翻了个白眼,做出个“进来的真不是时候”的表情。
萧琰轻笑出声。
她感觉到这位堂弟待自己更加亲近了。
之前也亲近,但那是对同族堂姊的亲近,也有萧澜喜欢她的关系,还有萧琰本身就是很容易让人生出好感的人物——但萧桥现在待她的亲近却是不同的……
是从什么时候起不同呢?
萧琰认真回想着……应该是,她回答堂弟“十七姊,你信不信?”那段话之后。
她说,四哥说的,治国如治家就是,要让家中每个人都过得好,不止家主要努力,家中每个人都要努力。
萧桥看她的眼神就不同了:类似同道……应该还没达到这种程度,而是“有共同语言,可以敞开心胸畅谈”的那种。
萧琰觉得,萧桥这位堂弟很有意思。
回想萧桥说道十几年后普通人也可上来时的那种表情,也许就是高宗皇帝说的,可以脱离自己位置的人。
……
四名侍者捧着水罐端着银盆,浇水奉两人净手,准备就食。
大食人是用手吃饭。
三只银盘盛的主食就是手抓饭、手抓饼、手抓羊肉。
尽管已有心理准备,萧琰表情还是僵了一下。
萧桥很热情的给她介绍,“十七姊,这羊肉手抓饭是大食最有名的……先将米饭煮至半熟,然后置锅内蒸,再置平底锅,以椒盐、牛油猛火炒至熟透,加入羊肉块、胡萝卜丁、杏仁、葡萄干、洋葱、蕃红花等十几种。看上是有些油腻,但味道真是好极了!十七姊,你尝尝。”
萧琰看着银盘中油光可鉴的手抓饭,又看一眼自己白皙干净的手,漂亮的脸庞上难得的露出窘迫之色,虽说入乡随俗,但这个俗实在是……
“哈哈哈……”萧桥笑得打跌,然后给堂姊做示范,只能用右手,不能用左手,右手撮手抓饭,合成饭团,送入口中,然后撕一小块羊肉条入口,再撮一口饭,又撕一片青菜入口,动作迅速熟练,手指还不能碰着嘴唇,显然这是吃了很多次锻炼出来的。
萧琰仔细看着,记住了要点,她是武道宗师,手指协调当然比萧桥强,照着示范做几次应该不算难,难的是克服心理因素。她心想:习惯果然是最难以打破的。然后抿了下唇,目光澄静下来,按照萧桥的示范一丝不苟的做,神情专注认真,就好像她练刀一般。
萧桥又有些想笑,却又神色一整,看萧琰的眼神变得有些静穆。
他觉得,这位十七堂姊很有意思。
以前他也带过很多来和合的堂兄姊堂弟妹、大唐熟识的朋友来吃大食餐,就想看他们抓食的样子。有的一脸嫌弃,坚持士族习惯,不雅不食;有的一脸大义凛然,说豁出去也要体验一把;也有豪爽洒脱的,撸起袖子准备干;还有矜庄持重的,礼仪极佳的用着抓食,即使心中不习惯、不喜欢,也不会表露分毫,保持着士族风度,等等。
这位十七堂姊却是不同,她是真心在吃饭,认真学习异国的吃饭方式,认真品味一种饮食,就好像吃饭只是吃饭,没有其他。
非常,纯粹。
萧桥笑了起来,很开心的笑。
他见萧琰进食的动作生涩,忽然又哈哈大笑,还以左手捶腿,笑得前仰后合的,十分夸张。萧琰专注对着面前食物,没有被取笑的恼意:第一次用手抓食难免让人好笑的。如果是清猗……她心里噗哧笑了,眼底也流出笑意,实在想象不出呀,觉得以后可以试一试,一定很有趣。
萧桥见她神色专注而柔和,没有半分恼色,脸上的笑容就更加真切,语调愉快的说:“十七姊,我第一次抓食也是如此,总觉得不干净,还有手指油腻腻的。但吃过几次习惯了,倒觉得这样也很自在,有一种亲手接触的真实感。就像婆罗门僧侣说的:身体接触,亲证自然……哈哈,这是天竺人的道理,我觉得很有道理。跟大食人的道理又不一样。”
萧琰细嚼慢咽一口饭团后问他:“大食人的道理是什么?”
“大食人的道理是:真主赐五指以食,须遵循,不可违背。”
“咦?哦。”萧琰想了想,点点头,觉得大食人的道理也是道理,如果将真主当成天道,那就跟他们遵从天道一样,可以理解了。
只不过,他们遵循天道,也探索天道;天道是随着认知而变化,不是不变的一本书。
……
“十七姊,味道如何?”萧桥见她吃下约摸一小碗的抓饭就兴致盎然的问她。
萧琰抬眸,认真的点了下头,“你说的没错,味道真是好极了。嗯,跟咱们唐人的炒饭不太一样。”
唐人也有炒饭,但配料没有这么大食手抓饭这么丰富,也不会用羊肉炒饭。可能是炒饭本就燥,羊肉的燥性太重,燥上加燥,大唐主流认为不合养生之道的原因。
她又说道:“用手抓食,手指亲触,而不是通过箸的间接,有种食味更融入、更细腻的感觉。大概就是你说的,婆罗门信仰的道理,身体接触自然,亲证自然。——佛宗的苦行僧、托钵僧也是以手而食,也是合了亲证菩提的道理。”
萧桥笑道:“佛宗源于天竺,和婆罗门同出森林派的教义——亲身证悟,才能明白道理。要亲证,然后悟。这就是‘道理不能用言语表说’的道理。”
这话又是表达他“只要是说出来的道理,不可能永远正确”的道理。
萧琰点头笑了一笑,表示认同他的这个道理。
她的堂弟,似乎就是在寻求她和他的共通点?
萧琰撕了一小块羊肉,慢慢的吃着。
她以前没吃过手抓饭,但吃过手撕羊肉,在静南军和乌古斯的时候,吃烤羊就是上手撕,在军营不能时时维持士族礼仪,那只会让士兵远离你,在乌古斯就要入乡随俗了,用手的确痛快,比用刀割的感觉好,尤其幕天席地,头顶辽阔的天空,周围一望无际的原野,那种感觉,豪迈、爽阔之极。
萧琰很喜欢思考,以前她就想道:环境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性情。
她专注吃完这块羊肉,洗手时又思考着:不同的生存环境,造就不同生活习性的民族;但是生存环境改变了,民族的生活习性却不一定会改变,比如大食人……当初默罕创立真主教的时候,大食人还处在部落联盟阶段,在干旷草原和沙漠中逐水草而居,部落又多仇杀掠夺,迁徙频繁,这种生存环境下,以手而食就是最简便快捷的,保持这种习性就很有道理;但在大食强大建立帝国后,生存条件完改善,却依然保持了抓食的生活习性,一海之隔的北西洲人却早已发明了刀叉……
大食人没有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性,这是尊重他们祖先的传统?不,大食和大唐不一样,他们唯一信仰的是真主,不祭祀祖先也不信仰祖先,他们的生活就是一本书:原来如何,现在就如何。
说出来的道理成了永远的道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