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东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九章 船坚炮利,水浒凌云志,宇文东耳,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只因中国古代的炮弹都是只有弹丸没有弹壳,而弹丸也都是圆球形,不似现代炮弹的锥形弹头,并且多数都是实心弹,即便在宋朝之时已经出现了可以爆炸的开花弹,但也因为制造难度太大而数量极少,并且威力也不大。
现在凌振等人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光是研制爆炸弹丸便用了近两年的功夫,才算是初有成效,不过弹丸虽然有了,可最难的却是炮弹的弹壳和击发装置。
限于这个时代的金属冶炼以及铸造水平,即便是有王伦的存在,也无法从根本上完全改变现状。
王伦、凌振、梁隆等人绞尽脑汁,经过无数次的试验,更是不知经历了多少次的失败,当然同时也总结了丰富的教训和经验,又经过不断的研究改进,终于研制出了金属弹壳、弹壳底火、击发装置,以及轮式炮架、驻锄、复进器等辅助装置。
只是新式火炮虽然已经研制成功,但要想成批量地制造出来,却仍是极为困难,在这毫无现代工业基础的北宋时期,一切都要依靠手工人力,最后穷尽梁山之力,也不过才造出各式新型火炮二百余门。
而炮弹的制造更是费时费力,带有金属弹壳的炮弹数量更是少得可怜,王伦在不得以之下,只得退而求其次,大部分的炮弹弹壳只能暂时用纸制弹壳替代,以解燃眉之急。
好在这些新式火炮体积小、重量轻、移动灵活,杀伤力较
原来的老式火炮更是提高数倍不止。
特别是在射程方面,因为王伦在新式火炮的炮管内刻上了螺旋膛线,使得新式火炮的平均射程可达四五千米之远。
新式火炮研制成功后,就进行了试炮,宋江也曾亲临观看,等新式火炮一响,宋江立时便被这新式火炮的威力所震惊,连连称赞我梁山得此神器,只怕这天下再无敌手。
而新式火炮列装之时,王伦便将这二百余门新式火炮分作两处使用,其中一百门中型飞鱼炮,就被装配到了梁山水军的新型蒙冲炮船上,其余的则全部装配给马麟的混成师火炮旅第一营。
新炮数量有限,其它部队就只能装备经过改造的老式火炮,但这些老式火炮也都被改成了后膛炮,只是简化了的版本,使用的也是更加省钱省力的纸弹,不过威力也是不俗。
而为了配合新式火炮上舰,王伦还特意在蒙冲炮船上加装了滑轨,以减轻火炮的后坐力,从而使蒙冲炮船不会因为火炮开火形成的震动而导致船身不稳。
在对火炮进行改进的同时,王伦又带领凌振等人改进火铳等单兵火器,因为火铳、鸟枪这类火器的体积更小,制造工艺也就更加复杂,所以改造的难度更大,而且与火炮一样,最难便是火铳子弹的制造。
还是受时代工艺制造水平的限制,王伦等人虽经无数次的试验,但最终总是失败,直到王伦从塞外归来之
后,新式火铳的研制才算有所突破。
但也同样因为工艺太过复杂,制造难度太大而无法批量生产,凌振、汤隆等人率领督造处日夜赶工,也不过造出新式火铳一百余支,新式子弹千余发。
这种新式火铳的样式很像后世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非常常见的“三八大盖”,而且只能单发,不能连射,每放一铳,便需重新装弹,但好在射程远,穿透力强,杀伤效果也是没的说。
王伦将这种新式火铳命名为独龙铳,同时在铳上装配了刺刀,在子弹打光之后便可当做长枪来用,使得火铳兵也具备一定的搏杀能力。
其实王伦早就知道会是这种结果,毕竟只凭王伦一人之力,是不可能完全改变一个时代的,许多事物终究还是要按照它原来既有的轨迹发展下去。
不过王伦对此也并不气馁,更是早有准备,在研制新式火铳的同时,王伦又将后世明朝的许多火器制造方法搬了过来,毕竟明朝在中国古代可是创造了使用火器的巅峰时代。
王伦按照明朝火器的制造方法,再加上自己的一些改进,从而批量研制生产出了三眼铳、七星铳、子母铳、一窝蜂等各式新型火器。
王伦照样将独龙铳配备给了马麟的混成师突火旅,但也因数量实在太少,只装备了不到一个营,剩下部队的自然只能装备其它低一档的火铳。
梁山军团配备了新式火器之后,第一次出手,
便是面对童贯的大军,立即就让童贯吃够了苦头,尤其是装备了新型火炮的蒙冲炮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