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夜喜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545.第543章 越王的深意,风起时空门,芭蕉夜喜雨,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543章 越王的深意</p>

昌大四处望了望,忽地见城门口处起了一阵骚动,很多人齐齐跑了过去,昌大也顾不上多想,拉着两个儿子也跟着跑了过去。</p>

有活了,一定是主家来派活了!</p>

结果跑到跟前,见大伙围着一辆马车,正对着马夫问东问西。</p>

昌大的小儿子见那人是只独眼龙,一只眼睛像被什么利器弄瞎了,且一脸的凶相,吓得捏紧了他爹的衣角,躲到昌大身后。</p>

昌大也有些害怕,想往后退。</p>

一旁有人便有些好心地向他父子解释,“别怕,这是函谷关退下的伤兵。立了功的。”</p>

昌大和两个儿子这才大大松了一口气。</p>

函谷关大捷,和西戎签了五十年和议,互不侵犯不说,还赔了大齐无数的银子和牲畜,他们敬佩保家卫国的将士。</p>

“这位大哥,那这是做什么,大家都围着他?”</p>

“你是外乡来的吧?”</p>

昌大点头。那人也见过很多像昌大这样来找活的外乡人,便好心地向他介绍起来……</p>

越王在战后,在函谷关之外开设了互市,有无数的商人从各处跑来做生意,今年开春西北各城又开了荒,不管百姓还是西北军中,都在囤田。</p>

不管是商铺还是地里,西北各城到处缺人,见各城之间来往不便,越王就组了一只车队,派人往各城拉人,送去需要人的城池做活。</p>

除了这些军汉,也有许多私人的马车牛车在拉活。但外地来寻活的人更愿意等这种军汉拉的车。人生地不熟的,坐这些军汉的车更安全些,不怕被骗。</p>

所以一见车子出现,就有人围了上去。</p>

昌大眼睛一亮,看那个独眼的军汉都觉得他慈眉善目了起来,“那这趟车是拉人到哪里的?”</p>

“每个城池都有这样的军汉拉的车,往返两城之间,每隔一个时辰一趟,申时之后就没有了,这车是往前面的平罗城去的。不过这些军汉的车比寻常的车要贵一些。”</p>

“多谢这位大哥。”昌大听完也拉着两个儿子挤了过去。</p>

听说到前面的平罗城要五十文一个人,昌大的大儿子舍不得钱。他们三个人就是一百五十文呢!他爹在外头打零工,一月也就几百文工钱。</p>

拉住他爹,“爹,要不我们坐那些牛车吧,能省好些铜板。”</p>

那些只要三十文一人。</p>

小儿子也跟着点头。他爹连饼子都舍不得吃,现在一下子要出一百五十文,也跟着有些肉疼。</p>

昌大却劝起两个儿子:“出门在外,人生地不熟的,安全最重要。”</p>

说完示意儿子去看……</p>

别的车夫也在拉活,但没有军中淘换下来的马,用的都是驴或牛,哪有马的速度快。再说拉车的是军汉,必是有些武艺在身上的,一路谁敢来动他?</p>

不怕西北军报复啊?</p>

“省小钱才能有大钱。”昌大教育两个儿子。</p>

两个儿子点头,最后别人还在讨价还价的时候,昌大领着两个儿子买了三个位置。</p>

很快车子就坐满了,笃笃开动。用了两个半时辰,拉着他们便到达平罗城。</p>

到了平罗城,父子三人又听人议论,说是最靠近函谷城的化隆县,那里正种着一种高产种子,是越王提供的,地里缺人的很,连卫营那边也缺人,工钱也给得高。</p>

昌大咬咬牙,又领着两个儿子坐上了往前面城池去的马车。</p>

一路辗转,路上把带来的盘缠几乎全部用尽,终于到了化隆县。父子三人怕找不到活,生活无济,为了省几个铜板,连干粮都不肯多吃一口。</p>

好在父子三人是幸运的。</p>

刚到化隆城,就被来找小工的一个富户带走了,把父子三人都要了。工钱还开出了高价,昌大一月一两,他两个儿子都给了七百文的高价!</p>

父子三人很是惊喜,只是给这么高的工钱生怕被骗,还有些犹豫。</p>

那人就道:“你问问城门的守门兵,他们都知道我是哪村哪户的,我敢骗你们,我不要命了?要是敢骗了你们这些辛苦来找活的外乡人,越王也饶不了我啊。”</p>

身边的人便帮着做证。说是越王给了他们一种粮食种子,说最适合西北的土地,说种出来能收七八石,现在家家户户领到种子,都恨不得大干一场。</p>

一亩地能收七八石!那家里岂不是要建粮仓才能放得下这么多粮食?</p>

本来大伙还半信半疑,可越王又说吃不完的粮食西北军都按高价回收。这下还有什么疑惑,西北百万雄兵,缺什么?缺粮啊!</p>

越王能拿粮食这样的事骗他们?</p>

现在他们都恨爹妈少生了几只手,地里的活没人干啊,家里人还是太少了。每天都有无数人到城门口等着寻小工。都出了高价来抢人。</p>

都不用讨价还价,昌大父子三人一出现就被人看中了。</p>

而昌大,也因为自己的决定受益终生。他辗转几个城池,跑到离函谷城最近的化隆县,花尽了带来的铜板。</p>

现在不仅找到工钱高的活了,而且也因他做的这个决定,将来一家人都跟着受益。</p>

后来主家的活做不完,还缺人,昌大又回乡把妻女接了过来。一家五口给主家种地,包吃住,一月还能存下四五两工钱!</p>

后来地种完后,他们还在城里找到了其他的活。等到地里粮食丰收,他们又帮着给庄户人家收粮食,到冬天落雪之前,一家人已经存了二十几两银子!</p>

从没有过的巨款。</p>

到冬天时,听说因为西北地广人稀,越王鼓励来此地做活的人留下来,若落户,男丁一人分五亩良田,并一人分两分宅基地,这些都不要钱。白送。</p>

若留下来,昌大和两个儿子一下子就有了十五亩地,比家乡两亩薄田可好太多了!女儿也能找户有田亩的人家,过上能吃饱饭的日子。</p>

昌大没有丝毫犹豫就留在西北。尔后用了几年时间就成了当地的富户。而像昌大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p>

当然这是后话。</p>

西北开始春耕之后,赵广渊拿出了土豆种子,给离函谷城最近的四城试种,也让卫营一半军田种土豆,一半军田种棉花。</p>

又在函谷城周边买了一大块地准备种西瓜。</p>

开始函谷城的县令听说越王要买地,亲自拿着鱼鳞册来王府让越王圈地。函谷城周边大部分都是混着石子的沙地,除了一些杂草,自来就种不了粮食。</p>

没想到越王还偏偏看上了这种地。见没人买,还一举圈了一大块,十来顷,还非要付钱。</p>

整个西北都是越王的,县令哪敢收钱。但赵广渊不肯,说这是他的私田,用钱买才是正常交易。</p>

函谷城县令邬康安苦了脸。</p>

函谷城是边境城池,不比中原那些城池,都是文官做主,函谷城向来都是军中将领做主,他这个县令一直以来就是摆设。</p>

守着这么个破地方,人口年年锐减,地里的粮食也不能多打一斗,无寸进功劳,这么多年就没有挪过窝。</p>

好不容易以为能拍上越王的马屁,抱一抱大腿,结果越王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没给他半点亲近的机会。</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综合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带着小太子上娃综,我洗白了!

橘橙二三

冲喜当天死相公,侯门主母摆烂了

团团又圆圆

走后门的飞升,那也是飞升!

缘.梦.

斗罗之我千仞雪要做女帝

千颜沫

季风与阿梅

蓝天下的季风

我的技能999级,无敌了!

海原小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