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柄柳叶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九章 早做早享受(求订阅),苟在手术室加点升级,一柄柳叶刀,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其实按照道理是应该有的哦。龚教授。”
方闲如此问。
龚子业眉头稍皱:“一般而言,创伤后,神经功能的残留率,在不发生缺血性坏死的情况下,失去神经支配性的萎缩,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
“你不是骨科的么?手外科一些神经转位术,不是也是择期做么?三个月之后再做也是一样的啊?”
龚子业反问了一句。
方闲就说:“龚教授,我对手外科的一些理解,还不够深入,目前只能谈及自己的理论,也没有经验。”
“再则,手外科的一些神经转位,都是涉及的是大神级转位。”
“比如说断肢毁损伤术后,功能重建,目前仍然是没有解决的问题。”
毁损伤不止有大型毁损伤,小型毁损伤,仍然存在,而且小型毁损伤发生后,一般的四肢就只是成了摆设。
没办法啊,四肢的毁损伤,那神经血管等走形,部都给你烂得明明白白。
而且,四肢的毁损伤,每天发生的病例数量,绝对不在少数。
大小便功能重建术后,若是能够得到成功的话,也可以引入到创伤外科和手外科,发挥巨大的效果。
这也是功能重建科的意义所在。
“……”
而就在这探讨和无法确定性中,方闲和龚子业教授等人,慢慢把手术接近了尾声。
晚上的十二点,长达十二个小时的手术结束时,方闲看了看手术术野,便道:“就这样吧,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理论已经结合到了极限,操作也是到了目前的能力限度,再想要追求更好的功能重塑,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麻醉老师,我们准备关腹了,这个患者术后转ICU,我们已经联系好了床位,从ICU再选择转我们科室或者是康复科吧。”
“好的。”现在的麻醉医生,已经不是刚上台时候的那个麻醉医生了,他是晚班过来接班的。
此刻昏昏欲睡,压根就不特别明白这台手术的难度、开始以及经过。
在他而言,只要保证患者不死,就是麻醉科的任务所在。
方闲想了一下,还是说:“麻醉老师,术后的镇痛泵配药稍微注意一下啊,别用得太狠了。”
方闲知道,有一些镇痛泵的药物,是持续效果很强,用药量很大的,但这样的手术,需要的是精准控制药物剂量,免得再出意外。
现在的神经连接,可经不起什么折腾啊。
“好,我晓得,之前朱教授交接班的时候已经提醒过我了。”
“转ICU的话,你们专科的医生不必陪同。辛苦了啊。”将近半夜,手术才结束。
身为麻醉医生的他都觉得疲乏,更何况这几位没吃过晚饭的外科医生呢?
龚子业教授是真心来求学的,因此一直熬战到了手术结束。
方闲赶紧问:“龚教授,一起去吃饭吧,时间挺晚了。”
“好!”
“其实也就是手术日能请个假,可以不陪家里的闺女,要搁在平时啊,我还得回去陪女儿吃饭。”龚子业如此说。
方闲闻言,有些好奇:“龚教授女儿还很小?”
“我成家晚,现在女儿才读初中。”龚子业笑了笑,这般回。
方闲点了点头,笑道:“那我们算是有福了。”
医学生,成家晚才是正常的事情,本来学习周期就超级长。
若是在二十年前,本硕博一读完,若是要进超一流医院,还得进博士后流动站,还要出国,都三十三四岁,才能正式开始工作,完成买房买车等基本架构。
能等到这个年纪的女孩,除了同样的医学僧,估计也没其他专业的女孩能等了。
一群人往外走时,龚子业竖起大拇指:“这台手术的预后先不说,但是这一台手术的操作,绝对可以当作教科书级了。”
“真想录下来啊。”
“小方你觉得可以不?”
汪洋听到这,便马上道:“龚教授,我们有随身携带的摄像头,这些操作,都录着视频呢,以后好做学术交流的材料。”
“您如果需要的话,我们可以复制一份给你。”
龚子业闻言,转头看了一眼汪洋:“倒是忘记你也在了,这些东西,你比我在行啊……”
汪洋这个人,虽然是胸外科的,但是在外科领域内的名气还不小啊。
若是做手术,那很多人都可以不甩他,但是要论做科研,搞学术研究,搞理论,那一般人还真搞不过他。
有人甚至说,若是放在早二十年,以汪洋现在的学术成就以及理论研究的功夫,早就成为教授了,甚至有可能半步到了院士级别。
那时候,外科的医生可不用搞太多手术,自有需要文章课题的副教授帮忙做手术。
反倒是现在,因为专业能力的限制,使得汪洋才只是个小主治,连副主任医师都不是。当然,也不是副教授。
医院压根就不敢让汪洋带学生。
宋煜这会儿才来得及陪笑说:“龚教授,我知道有一个地方,粥不错,虽然还没到腊八,但这个点喝点粥,其实蛮好。”
“您觉得怎么样?”
“可以。我都随意……”
于是龚子业就在宋煜副教授的建议下,带队出发了。
大家都没开车,湘南大学附属医院本院的职工,很少开车通勤,太堵了,一般都住附近。
稍微远一点,电驴出发,再远一点,就是地铁通勤。
吃饭就没太多好聊的了,更多的还是聊这一台手术,聊功能重建,以及这个学科的发展以及下一步的规划,可以拓展性太强了。
瘫痪患者的功能重建,截肢患者的功能重建。
不举病人的功能重建……
再扩大一点,断肢再造、断肢移植等等,都可以是广义上的功能重建,可以说,这是一个多学科的交叉点和枢纽点。
如果方闲真的能够把这个学科给搭建起来,绝对是以后最火最火的中心了。
为什么,去疗养院看看就知道了,不知道有多少人,因为功能残缺而住了进去,虽然有人服侍,可比起自由,特别是人格功能的自由。
有太多人愿意花更多的钱,得到这样的自由。
只是医疗技术有限,这个课题的攻克,是目前进行了多年,仍未有进展的学科,方闲也是摸着石头过河,需要慢慢地去把这个学科搭建成熟。
最后是方闲和李球两个人打车往回赶的。
李球此刻,颇为正色说:“闲哥,我发现跟着你,能够接触到的人脉也太强了吧?”
“我刚刚搜了一下,这个龚子业教授,是胃肠外科的原主任欸,后来还去了创伤中心,如今在普外科,都属于元老级别。”
“欸,只是他四十多岁,为什么退绝对一线了啊?”
方闲能大概猜测到其中缘由:“龚教授已经位居教授级别多年,再想要进一步,就是学科带头人了。”
“成为了学科带头人,那么是否是医院内的大主任,什么专家教授,就都不重要了,那是医院的基石和根本,无需一个科室主任来锦上添花。”
“要往这一步蹦,必然要沉下心来,放弃掉一下琐碎的俗务。”
“奥。”李球点了点头。
感慨道:“唉!~”
“太难了。”
“在湘南大学附属医院里,想要读个研究生就不容易,再想要进一步读博,那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
“想要留院,还有个所谓的登天梯,可登天梯之后,进了本院,才发现科室里的其他大佬们,都曾经是登天梯走出来的人。”
“主治又是一道坎,想要升副高,需要学习的手术数量繁多,还有带教任务,更有科研任务,种种都要齐头并进……”
李球这么感慨的时候,方闲解释说:“李球,你千万不要放弃搞科研啊。”
“科研不是高大上的,你想要写论文,搞研究的前提,是你要知道学科前沿在哪里,边界在哪里。”
“你就是在了解这个边界的过程中,你的认知就不一样了。”
“立足于此,再行突破,便是科学研究,也是科研和文章产出。”
“如今的医学会,其实不是不重视科研,而是把科研分化了,你知道吧?”
李球看向方闲,解释说:“我知道。”
“医院里一味地让我们提升理论,一为工作需要,二为诊断需要,三为的就是科研需要。”
“如果不提前了解,在闲哥你现在的阶段,就是步履维艰,每走一步,都会愈发困难。而一步步探索的过程,本来就是研究的阶段。”
“没有任何先例作为参考,就好像是走钢丝一样。”
“汪洋老师太过于激进了,因为他的理论非常扎实,他相信自己的理论推导。但其实,很多时候,走得太快,就可能会祸患无穷,一定是一步一步往前慢慢地走。”
李球能有这样的认识,倒是让方闲很意外!
“先把外科的技能练起来吧,慢慢练,好好练,反正也不着急。”
……
时间如水。
又是几日时间过去。
方闲再次来到创伤外科的时候,就发现了完不一样的场景。
很多人,都直接把方闲围了起来。
“方医生,方医生……”
“方医生,您可算是来了。”一看就是病人和家属的人,把方闲拥簇在了一个中心,使得方闲完挪不动步子。
方闲举着手,生怕打到人:“大家慢一点,慢一点。”
“我过来找林教授有点事情,然后再来找你们聊好不好?”
“我先要把目前的工作做好。”方闲知道,这些人啊,是看到了之前那位患者的术后功能好,能有屁感和尿感了,这才纷纷来找方闲。
看到了第一位患者已经有了好转的趋势,那么他们就不是试验品了啊。
看到了希望,自然就围过来了。
这样选择观望,其实方闲也能理解,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是胡教授的大舅哥那样,能够拿着钱造的。
李球也在外围帮忙解释说:“大家先让一让好不好,我们真有事情。”
可病人们却不太理解:“方医生,我们找你有事啊,我们想要挂你的号……”
“我的门诊是昨天,昨天已经过了,只能等下周了。”
“你们先不要着急啊!你们不让我办事,那我工作怎么办呢?”
“到时候我工作丢了,当不了医生了怎么办?”方闲耐心解释,带了点不耐烦。
严格说起来,这些人和他就没建立诊疗关系,现在这么堵着他肯定不合适啊。
这些病人才渐渐分散了开。
方闲看着他们,耐心解释道:“不好意思啊,我是真的找林教授有事情,挺急的。”
“等会儿我事情办完之后,你们再来找我好不好?”
“好的,方医生。”这才有人点了点头,就怕方闲就这么跑了,让他们再陷入绝望之中一样。
造作早享受啊,虽然那其实是正常人的正常功能,但于他们而言,就是一种享受……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