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6章 讲春秋,论复仇,手眼通天,暗形,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bqg34
(刚开始看这章时,可能会有些不耐烦。但是我保证,沉下心读懂这段历史后,就能明白我写这段的必要性了。任真是要借古喻今。)
纪侯大去其国,是《春秋》里备受争议的一句话。寥寥六字,背后却蕴藏极深刻的意蕴,引起后人的无尽揣摩,莫衷一是,至今未有定论。
这句话说的是一桩史实,纪国被齐国灭掉。
在春秋初期,有很多弱小诸侯国,它们要么成为大国的附庸,要么被灭掉,这是混乱割据的常态,屡见不鲜。
对于这种常态,至圣孔子是不认同的,他认为春秋无义战,所以在修撰《春秋》时,他往往直抒胸臆,批判礼乐崩坏后的弱肉强食。
譬如记载楚国灭萧国,他就直接写“楚子灭萧”,笔锋简短有力,以楚子称呼楚王,毫无敬意,抨击这场无道吞并战。
然而,在齐国灭掉纪国这件事上,《春秋》的写法却不一样,并未像看待楚王那样,写成“齐子灭纪”,而是委婉地换作“大去其国”,其中的态度转变耐人寻味,琢磨不透。
春秋笔法严谨,微言大义,诸多细微的表达差异背后,都别有隐情,绝非至圣随意而为。所以,后世诸家学派在注解这句话时,各执己见,产生巨大的分歧。
擅解春秋的学派有三家,其中,公羊家在《公羊传》里如是写道:“大去者何?灭也。孰灭之?齐灭之。曷为不言齐灭之?为襄公讳也。《春秋》为贤讳。何贤乎襄公?复仇也。”
这段话很晦涩,翻译过来就是说,孔子之所以没直言齐灭纪,是为了表达对贤者齐襄公的敬意,认为这场战争是齐襄公的复仇之战,雪洗当年蒙受的屈辱,并非不义之战。
一言蔽之,公羊学派认为,至圣孔丘将复仇看成天经地义的事,足以赢得他的赞赏,所以他支持齐襄公的讨伐,才没一概而论,按通常笔法来写。
然而,针对同样一句话,左家学派的观点却截然相反。“大去其国”,在《左传》中的注解是,“不见迫逐,故不言奔。大去者,不反之辞。”
这场战争的最终结果,并非齐军荡平纪国,驱逐百姓,而是纪侯主动选择离开故国,率领百姓外逃避难,所以用“去”。“大去”的意思是,永不复返也。
纪侯举国逃难,这一举动非常震撼人心。在国破人亡的悲惨境地下,纪侯连夫人都无法埋葬,就大去其国,这是何等的悲壮。
所以,在左家学派看来,至圣如此记载史实,不但不是对齐国的褒奖,反而是对纪国灭亡的悲愤,充斥着强烈的谴责。
两家自圆其说,从一句话里能衍生出针锋相对的理念,可谓背道而驰。在解读《春秋》时,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到处都有争议,而“纪侯大去其国”,则是最泾渭分明的一例。
所以,当听任真念出此句,袁崇焕就立即意识到,反击的机会来了。
自《春秋》传世以来,两家争了数十年,始终未分高下。无论任真持何种观点,都无法让另一方信服。即使他语出惊人,提出新的见解,也无法驳倒现有两家的观点。
这是个著名的死结,任真一旦触及,绝无解开之理。
高坛上,任真仿佛一无所知,依然淡定自若,徐徐说道:“对照前面的例子来品味这句,我认为至圣的态度很明显,他意在维护齐襄公,推崇齐国的复仇之举,所以没有一概而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