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个名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二百六十五章 银行业务,南宋不咳嗽,第十个名字,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其实先生的书在广州、泉州卖得都挺好的,已经加印过两次了,只是……”文南不太同意罗有德的说法,毕竟这本书也有他的一半儿功劳,被别人说没人看他自己就不乐意。
“算啦,我也没指望他们愿意看,想让一些人改变这里是最难的,官越大越难改!”洪涛撇着嘴指了指自己的脑袋,其实他自己都没对这本书抱多大希望,这只是他的一个小尝试,既然还能加印两次,这就说明有效果了,能让一百个人同意自己的主张,那就没白写。
“其实朝廷不光在打先生战舰的主意,他们还想铸造火炮。从去年年底开始,朝廷就调集了不少铸造工匠开始试制,具体进度我也不清楚,为了此事,郑相还曾经找过我询问火炮的细节,我以不懂为由搪塞过去了,我确实不懂!”文南点头同意了洪涛的观点,当初他到金河湾的时候,也是从心里看不起洪涛这一套东西的,只认为是凭借一两件物品犀利暂时获得了一些优势,不能长久。可是经过几年的观察、研究,他现在已经大部分认同了洪涛的理念。金河湾的发展过程他全看在眼里,与大宋相比,那才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国家,甚至更符合圣人教化里的某些观点。
“无妨,我不担心朝廷学会我的技术,其实我一直都在做的就是让大家慢慢学会,不是学表面、也不是学某一点,最好学一套走。可惜啊,事情不总都按照我的想法发展,但我并不灰心,我觉得这样做还是有效果的。我最担心的是朝廷把火炮研制出来之后,一旦被蒙古国拿走,那就有点麻烦了。所以到目前为止,战舰和火炮的技术我还得捂着,等彻底解决完蒙古帝国这个大威胁之后,再琢磨技术扩散的事情。”大概知道了蒙古帝国的火炮研发进度。洪涛对大宋朝廷的进度基本也就不担心了。就铸造和冶炼技术来讲,原来的蒙古人肯定被大宋甩好几条街,但架不住人家真使劲儿学啊。再加上中亚、西亚地区的波斯人、大食人的技术都被蒙古人所掌握,各方面一综合。恐怕现在双方都差不多了。蒙古人搞不出来,大宋朝廷也很难有什么重大突破。
文南没让洪涛等两天,他当天就和洪涛在小楼里聊了很久,认真的听完了洪涛对于君主立宪制的构想和对未来国家的展望,第二天中午就带着妻子和孩子登上了金河号。用他自己的话讲。洪涛这套东西正是大宋所有士人追寻的理想,尤其是君主立宪制,这简直就是在完成士人阶层几辈子的理想。既然在大宋这套理念还不能实现,那他就充当一次探路者吧,跟着洪涛去探索一二。如果侥幸获得了些许成功,他必自己著书立说,反过头来把自己的成果告诉大宋的读书人,让他们自己选择该如何取舍。
洪涛倒是不介意文南这种拿金河帝国当试金石的态度,其实自己也是这么想的,成功与否谁也不知道。正好一起去探索探索。失败了也和大宋没什么关系,成功了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可以更直观的告诉宋人,这么走能走通,愿意更进一步的就赶紧照猫画虎吧。
六月底,金河号带着两艘武装货船回到了西瑁洲,剩余的六艘战舰依旧停留在明州港外。虽然吴潜对洪涛称帝的事情不太高兴,但他还是比较理智的,听文南给他讲了讲蒙古水师的情况之后,还是选择和金河湾保持原本的合作状态。向甬江口的金河帝国舰队提供足够的补给,至于说朝廷知道洪涛称帝之后会有什么反应,那就是后话了。不管是金河湾也好、金河帝国也罢,人家对大宋只有帮助没有祸害。总不至于蒙古这个大敌还没完全消除,就和洪涛翻脸再加一个强敌,这个道理吴潜还能想的明白。
本来海峡公司的董事一般都是在十月份召开,这个月份正是准备下南洋的季节,大家凑一起商量商量今年各种货物的价格,然后统一一下思想。分配好各家购买货物的种类,防止出现一窝蜂都贩卖或者购买一两种货物的现象发生。那样得不偿失,会把买入价抬高、卖出价降低,白白让外人占了便宜。
海峡公司并不是一个纯粹的运输组织,它不光管护航、港口补给和航行安全,内部还有严格的组织纪律,自由定价和统购统销相结合。一面会利用公司海商的庞大采购数量和货源和提供商讨价还价,一面还会利用这些货物的垄断程度和采购商抬高卖出价。总体上讲,它更像一个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除了运输倒手获利之外,还能部分影响市场价格走向。
什么样的公司最赚钱?能制定游戏规则的生意最赚钱。海峡公司这几年默默在做的就是向市场伸手要权利,它手中的权利越大,控制力就越强,制定的规则就越有效力,凝聚力也就越强。对于单打独斗的海商而言,海峡公司既可爱又可恨。因为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弄个大甩卖,就让你赔一大笔,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来个禁运某种货物,就能让你大赚一笔。不愿意冒太大风险的海商,自然是选择加入海峡公司跟着大家伙儿一起赚钱,自打有了这个公司,就没听说它们做买卖赔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