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程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二五章极品宝马血里红,盛唐血刃,tx程志,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二二五章极品宝马血里红</p>
疏勒的冬天非常冷,这一点陈应都深有体会。猛虎义从的信使,身穿厚厚的棉衣,脚上还有羊皮靴子,然而在冰天雪地里策马奔腾,依旧差点冻僵。</p>
好不容易放在暖房子让信使暖醒,接到信使的急信。陈应的脸瞬间就阴沉如水。</p>
历史总在不停的重演,或许是受了李建成的刺激,在平定河北之乱时,幽州李艺被突厥人袭击,丢盔弃甲损失万余人马,李建成趁势命薛万韧为幽州军统军,驻守右北平。李艺因为战败了,被降职责罚无话可以说,李建成成功收编了李艺麾下部曲。或许是受了李建成的刺激,李世民居然派出长孙无忌率领十数名亲卫,前往江淮,去收编杜伏威的部曲。陈应接到这个密信的时候,长孙无忌恐怕早已到了江淮。</p>
虽然李世民与杜伏威是义结金兰,或许李世民得到了杜伏威的许可与支持,然而此时留守江淮的是辅公佑。整个江淮早在武德二年的时候,杜伏威就改变了原本的流寇作风,努力营造江淮基业。</p>
杜伏威与窦建德一样,出身低微,由于本身就深受赋税之苦,杜伏威对江淮七十四县境只收很低的赋税,同时,可能是出于贫苦农民对贪官污吏的先天仇恨,杜伏威下令凡官吏贪污者无论轻重一律处死,这当然是不太合理,但却使杜得到了江淮人民的支持。</p>
由于江淮由于地缘因素,一直在政治上被边缘化,所以在江淮世族对于大唐朝廷任用北方士人非常不满,他们却愿意与一个并不专政的杜伏威联手。以世族帮助杜伏威安抚百姓,整个江淮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内,不仅恢复了隋末之乱死难的人口,经济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p>
在武德三年杜伏威向李唐朝廷称臣之后,江淮地区就形成了以杜伏威、王雄诞、阚棱、辅公佑等为首的武人和江淮世族集结相结合的政治利益集团。这个利益集团自然非常排外,别说李世民一纸命令,恐怕就是李渊的命令都不会好使。</p>
一旦长孙无忌在江淮碰壁,或者受到抵制,以长孙无忌有仇必报的性格,下一步,他肯定会炮制辅公佑谋反的所谓证据,逼返辅公佑。在原本的历史上,辅公佑确实是反了,不过当时因为李唐朝廷命令李靖为东南道行军总管,率领唐军精锐迅速平定了辅公佑之乱。</p>
只是这个时空,因为陈应的影响。让李渊开始忌惮陈应,为了防备陈应,把不惜把李靖从东南道调到陇右道,成为凉州大总管。</p>
那么问题来了,一旦辅公佑再像历史上造反?李唐朝廷用谁是平叛?</p>
李世民麾下的河东军以及秦琼、程知节、牛俊达、谢映登、张公瑾、张亮等倒是兵强马壮,人才济济。可以出于政治的考量,李建成以及其麾下的文武将官,绝对会不遗力的反对李世民率军平定江淮之乱。</p>
李建成麾下有薛万韧、薛万彻、冯立、李瑗、魏文忠、李世绩、韦挺同样也人才济济,同理,李世民麾下的政治势力也不会允许李建成再立新功,所以无论是李建成亲自挂帅,或者由东宫门下将领平叛,一样会被阻止。</p>
正所谓一个和尚挑水喝,又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由于李建成、李世民的储君之争,双方都也不会拿到平定江淮之乱的机会,那么朝廷里,除了李靖之外,还有中立派将领吗?</p>
有倒是,比如任国公刘弘基。官居骁卫大将军。还有身为吏部侍郎的殷开山。不过,进入武德六年的殷开山身体大都不好。</p>
可惜,像河北、山东安抚经略大使、左武卫大将军、淮安王李神通,恐怕不能轻离河北。</p>
算来算去,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陈应的舅哥李道宗了,不过李道宗看样子也倾向李世民。</p>
唯一可以出兵镇压的只有河涧王李孝恭了。</p>
但是,对于这个与李靖搭挡了六年的李孝恭,陈应有点拿捏不准。李孝恭确实是平萧铣、经略巴蜀、招抚领南诸州立下大功。但是,他的这些功劳,全部都有水份。用句毫不客气的话说,哪怕是一头猪跟着李靖,都可以赚足功劳。李孝恭的这些功劳,有多少是李靖带给他的?</p>
就好比李建成善战之名,强过李世民的战功,如果没有陈应,他的善战之名要失色三分都不止。</p>
想到这里,陈应不禁心急如焚。</p>
陈应再一次体会到了消息不畅的困难,更祈求长孙无忌不要激怒辅公佑,至少别让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血上加霜。</p>
如今的大唐,除了关中之外,河东还没有扫平战乱的废墟,河北、山东更是处处闻哭声,到处树新坟。如果此时江淮再一乱起,恐怕不知有多少百姓会因而丧生。</p>
现在的大唐,最缺的就是人口。每一个百姓的命都是宝贵的。</p>
这一刻,陈应更加后悔,为什么当初不杀掉长孙无忌。虽然他不敢对自己产生威胁,可是他长孙无忌同样也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他需要功勋,所以才会替李世民拿下江淮,这个鱼米之乡。</p>
只是,只怕是好心办坏事,激起辅公佑的反弹。</p>
正所谓好的不灵,坏的灵,陈应的担心,很显然已经成了事实。</p>
……</p>
李世民给杜伏威斟上酒。</p>
李世民捏着酒盏,半天不知道,该如何启齿。</p>
杜伏威默然不语地,将酒一饮而尽。</p>
李世民再给杜伏威斟满酒,李世民期期艾艾的道:“杜……兄长,真是抱歉……我答应让你重回江淮,但现在……我却食言了。”</p>
杜伏威一声叹息道:“贤弟,事已至此,我也不再奢望重返江淮,只希望陛下,能够看在杜某诚心归顺的份上,善待江淮将士。”</p>
李世民拍着胸脯道:“兄长放心,此事我一定倾尽全力,居中斡旋。”</p>
杜伏威不予置否的看着李世民道:“你知道,我现在最担心的人,是谁么?</p>
李世民疑惑的道:“谁?”</p>
杜伏威端着酒杯,一脸苦笑道:“我那个结义兄弟辅公祏。”</p>
李世民莞尔一笑道:“为什么?”</p>
杜伏威淡淡摇头道:“我太了解他的为人了,辅公祏,是一个绝不甘心雌伏的人。江淮军掌握在他手中,早晚要出大事,所以我才让雄诞陪着长孙无忌一同前往江淮,以雄诞的威望,夺下辅公佑的兵权,应该不难!”</p>
李世民试着问道:“兄长,你的意思是,辅公佑有割据东南的雄心?”</p>
杜伏威道:“他有这个野心,只是一方面!”</p>
“还有一方面!”说到这里,杜伏威苦笑道:“还有江淮世族门阀,就连为兄也是骑虎难下!”</p>
李世民点点头,他明白杜伏威的担忧。事实上,这也是整个大唐的隐忧,河北世族不满河北被关中的治理,所以他们才会跟着刘十善这个粗鄙之人反叛,明明知道他们的反叛不会成功,仍旧铤而走险。</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