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掌擎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百二十三章 接地气,明末达人秀,一掌擎天,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毫无疑问,他们也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感触,并同样经历过。
尤其是在进士及第的那一刻,更是有着无数的幻想,恨不得立即报效朝廷,为皇上尽忠,为黎民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从而好不的一个清官之名。
若是博得一个美名扬,名垂青史,那就死而无憾了!
然而,现实却是那么的残酷,若没有人脉和靠山,那就有得等了,直至热血渐冷,满腔壮志都被消磨殆尽。
就算是有着一定的人脉,有着巨大的靠山,依旧要在翰林院走一遭,在里面虚度光阴,整日无所事事,面对那些书籍,数年如一日,枯燥而无聊的活着。
听着崇祯的这一番,心生感慨的同时,两人更是敏锐的扑捉到,恐怕用不了多久,皇上就会打破这种僵局,这种毫无意义的消磨官员心性的状态,使得大名的官场更有活力。
当然,相对于李邦国而言,周道登更能确信这一点,因为,就在决定废除“两京制”的时候,崇祯就已经向他流露出了这方面的意图。
再次出乎两人的意料,崇祯并未让他们等得太久,脑海里刚刚冒出这个念头,心里有了这方面的猜测,随着崇祯接下来的言语,就得到了明确的证实。
“两位爱卿,朕还有一个想法,不仅要打破以往的那种用人常规,进入内阁,多是翰林院出身,朕还准备发出一纸圣谕,到南北的翰林院和国子监,号召里面的官员与学子,为官一任,到艰苦的地方,从最小的官职做起,提高他们的实际处理政务能力,更能体会到民情,而非是坐而论道,空谈苍生福祉”
尽管早就有了心理准备,有了相应的猜测,但在证实的这一刻,两人还是很意外,没有想到崇祯如此杀伐果断,当即就有了决定。
毕竟,这种惯例已经持续了两百多年,两人会有这样的反应,并不足为奇。
“皇上,这样做的话,是不是有一些过于仓促了?”
最终,还是由资历最深、最为年长的周道登开口了,提出了置疑,进而又补充道:“毕竟,每次的新科进士,若是委以重任的话,将会得到朝廷的重点培养,按照惯例,都是要进入翰林院,磨练一下心性,了解朝廷的运行机制,以及相关章程,待上个几年、十几年。”
“如果一下子打破这种惯例,立马发生这种转变,难免会引起误会,带来诸多的麻烦和不便,倒不如先放出一些风声,看看翰林院的官员和国子监的学子反应如何,然后,再做出下一步的决定,这样也是最为稳妥。”
“皇上,臣也——”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周道登的话音刚落,李邦国想要附和之时,嘴巴张了张,刚吐出几个字,就被崇祯给打断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