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达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7章 梅花娘,少见的美人!,佩剑大厨,冯达夫,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父亲接着说,“女大十八变嘛!人家有对象也正常!一定是门当户对!”
“她为什么没有娘!”
“谁说没娘,她有娘!”
“梅花她有娘,不然她怎么生出来的。她娘是大城市来的知青。名字叫张静云,人长的好,那个好看呢,好得少见!”
听到这,一直眯着没有睡着的母亲说,
“还说叫呢,你爸爸当年还惦记过人家呢!”
半程爸重重地敲了一下炕沿儿,
“别胡说,这么大的人了,竟瞎说!”
母亲的插话,并没有影响爸爸的回忆。
“那年他们一起来的是一大子帮人,集体住在屯子西头。他们用的锅碗瓢盆和劳动工具,都是我组织人帮着准备的。”
“他们其中有个知青,叫黄立祥,大高个儿,戴幅黑框方型的眼镜。”
“那个时候,知青和生产队社员一起上地劳动。这个黄立祥,爱看书,个子大,身子瘦,干不动活儿。可他有一样,别人没有。”
“他特别爱说话,爱说话又经常挂不上档儿,磕巴。说来也怪,他只要讲起《岳飞传》、《杨家将》评书什么的,就不磕巴了。所以大家一商量,集体劳动也不缺他一个,干脆就不用他锄地了,让他随队说书,随队解闷儿。”
“梅花娘长的好啊,梳个大粗辫子,在生产队里特别咋眼。”
“可她娘并不喜欢像黄立祥这样的人,光说不练,竟耍嘴皮子,更不喜欢他那幅娘娘腔。
而且梅花娘说,自己的前世曾是一个大国的晶雪王妃,哪能看上你这个黄脸皮子。”
在一旁一直听着的刘半程,又瞪大了眼睛,他重新念叨了一遍父亲刚才说的话,
什么,梅花她娘是一个大国晶雪王妃,莫非是晶雪夫人?不会吧!天底下哪有那么巧的事?
这里只听半程父亲又接着说,
“可是啊,梅花她娘是越看不上谁,谁越偏偏往上凑。黄立祥经常当着大家伙的面与静云拉近乎,一拉近乎,静云就跟他急眼,她也经常当着大家伙儿的面儿,让黄大个下不来台。”
因为静云心中早就有人了。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梅花的父亲梅大年。”
“说起这个梅大年,正是梅花娘喜欢的那种人。他是屯子里标准的后生,干练,身壮、端庄,说话算数,有爷们气。在生产组里,老老少少三十几号人,他是打头的。每次锄地,他准是头一个干到头,是庄稼院的好把式。有多少小伙子不服气,想跟他试吧试吧,最终都败在他的手下。”
“自从知青来了之后,梅大年好像比平时干的更来劲儿了。
每次干到地头,他都不会停下脚,而是返回身来接应在半山腰上的张静云。
静云直起来了,看到远处有梅大年前来救驾,就好为感动,脸上生出了少女少有的喜美美的样子。
他们俩就这么一来二去腻在一起,时间一长,那些男知青和女知青们就开始嫉妒了。
有人开始替黄立祥打抱不平,经常找大年的茬儿。因为这个,大年家的窗户经常被不明物打破。
可越是这样,越促动了梅大年对张静云的好。从那之后,屯里人会经常看到,村头大槐树下,两个年轻人并肩坐在一起,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
父亲说起,有点诗情画意了。说明父亲心里也很喜欢梅花她娘。
父亲又说,“可是呀,好景不长啊,没想到第二年冬天,梅大年报名参军了,黄立祥也让他父亲调回城里了。生完梅花的静云,转过年也回城里了。
这一切的变化,让屯里好不习惯。看惯了这道风景的人,好像丢了什么似的。
据说静云回城,是黄立祥他爸找的人。静云回去后,还给黄立祥生了个儿子。可惜她生那个来要命的儿子时,大出血,人没了。
这是城里人到陈家屯来调查黄立祥下乡政治表现的时候,人们才知道梅花娘后来的事,都觉得很惋惜。
一个挺好的姑娘,遇到了梅大年,人家当兵去了,现在当上了武装部长。
遇到了黄立祥,人家返城后参加高考被老爷子调到京城当官去了。
你呢,却命丧黄泉,了此一生。看来,人这一辈子,真是喜乐无常,福祸无常,生死难料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