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色大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四十四章:借粮·刑典(四千三),大周守藏史,青色大花,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提楚国,只说扬粤,之后又用九黎语道:“何事?”
那人答:“楚国来使,希望见您……不过桐国暗卫一直护在您周围,我们无法接近。”
对此,风允点头,目光微动。
“无碍,就让楚国使直接来典籍宫就是。”
那百越男子点头。
风允又问:“粮食如何,古艾之民如何?”
风允早先就安排了,以粮食引古艾之民通过安氏部族,偷偷入百越的计策。
这也是风允出使各国,寻求结盟,借粮的原因。
那百越男子道:“禀风君,粮食暂够。”
“我们与邗国有盟约,需调两万甲兵前往,但又以征兵需时,所以暂为之前的五千驻扎在古艾边界驻扎,而短短几日,已经有两千庶民通过安氏进入百越,改名换姓,成为百越之人。”
“这两千古艾之人,加之之前的五千甲兵看守,就有了七千之数,且这个数目还在随着暗收古艾之民而壮大。”
“那邗国来使不通九黎语,我们将其中老弱调在后方,他们也分辨不出什么。”
闻言,风允点头。
以五千之兵为看守,管制从古艾引诱而来的古艾之民,就随着雪球翻滚,越来越多。
等到两万之上后,再将其中老弱引入百越城周围新建的几个农耕要地。
其青壮,可战之人留在战场。
如此,老弱为挟,青壮也不敢乱来。
而在邗国看来,百越也完成了约定,其人数一丝不差。
“瑶地如何了?”风允又问。
要知道,百越真的甲兵,可都在瑶地,威慑扬粤啊。
百越男子又答:“我们已征调两万甲兵,由巫婆和大长老带领,镇守在瑶。”
“而在镇守之时,也在加快建立浔阳城。”
风允点头。
“如此就好……回去吧,让那楚国使来,看看他欲何事。”
“诺。”
百越男子离去。
一旁的老先生犹豫。
“风君啊,可是扬粤之事?”
扬粤之事,他也耳闻,但与国民相同,都认为扬粤先攻,必不是桐,遂不过多担忧。
风允点头。
“扬粤在彭蠡泽之西,越发肆无忌惮,我百越与其接壤,如今又与古艾有隙,两面作战啊。”
风允作忧色。
“如今国内粮食,怕是难以度冬迎春啊。”
风允并未说假,邗国的五千石根本不够养活这么多的甲兵和那些东耕之民。
一万石都是精打细算所求的数目。
何况,风允还欲招揽古艾之民,这笔开支,让百越国其余之民,都要去冬猎,以备不时之需。
但……
“不瞒先生,如今百越新政方立,若问民借粮,这无疑是为新政施行添加阻碍。”
“民以食为天,可不是假话……”
“我这施政者若连粮食都无法保证,他们如何会继续支持我的政策呢?”
风允摇头,微叹。
而一旁,老先生闻声后,目中紧张,试探道:“风君啊,百越需要多少粮食呢?”
风允低眉。
“需一万石啊。”
“啊,这…”
一万石,这对大国都非小数目,何况是桐国这样的小国。
不过,又听风允道:“此先百越以出兵两万,驻守古艾与邗国交界为条件,借了两千石,之后又以结盟邗国,再去结盟桐、英方,最终出使扬粤,以平彭蠡泽周遭战火为由,又得了三千石。”
“如今却是还差五千。”
“五千……”老先生蹙眉思索。
桐国人十多万,其田地不丰,国之军备,宗室花销,官员俸禄,宫殿维护,上贡周朝,每逢祭祀又要大办……
一年下来,其税收余粮,也不过万石之数。
积年则粮坏,还需应急…
这一万石,桐国拿得出,但会伤及根本。
不过五千之数…
桐国虽不比邗国大,可也能硬着拿一些。
可……
还需考虑。
“要不,从我私库中……”老先生低喃。
而此时,又有甲兵来报。
“风君,外面有一自称管仲之人,来寻您。”
风允点头。
“领他进来吧。”
而另一边,老先生起身道:“风君,此番多客,老夫就先归去,明日再来……这刑典,风君可得细看啊。”
离去时,老先生又再提了一次,这才踌躇而离。
远见老先生离去,风允淡笑。
一旁邹衍小声道:“允师?”
风允颔首。
“你倒是看出来了。”
这就是风允的直言借粮,不过倒是给了两人缓和的余地。
“桐君会借粮食给我们吗?”
邹衍看那桐君,也是个有想法的人,而非只听臣下的君主。
风允含笑道:“会的。”
风允将那份刑典拿起细看。
而管仲也在这时进来。
“风君安。”
管仲低头,却环顾四周。
看见规整满满的书籍,又见风允之塌就在殿中,不由艳羡,惊叹风允名望,引得桐国这般敬重,竟以一国典籍宫这样的重地做寝。
这对文人可谓是极大的尊崇了。
“衍,去拿皋陶之刑给他看。”
风允不欲亲自教导管仲这皋陶之刑,只希望他自己去看,领悟其中皋陶的大德之心。
虽说风允对皋陶之刑中的德,也有不看好之处——太过仁德,却忘记人之恶性,多以小施惩戒为主,以至于恶人少罚,滋生恶心,德不再德,善被恶欺,多有冤假错案,罪行治而不止……
但恰好那三点极强的思想,正能中和管仲法治——以利为先,中的不足。
其一,强调德法结合,施以仁法,法之外有人情。
其二,强调民本思想,即重民、爱民、惠民,关注民生,听取民意。
其三,司法公正,君民皆同。
“希望你能有所感悟吧。”
管仲接过邹衍递来的皋陶之刑,目视之后大惊。
“这是圣人皋陶的刑?”
风允点头,他说为管仲寻一位圣人师,自然做到。
“已得桐君首肯,你尽可观阅。”
“汝之法治,与之刑结合,方能刚柔并济,得其圆满啊。”
管仲的法治就是太刚,风允才想到用柔刑来中和。
虽说如今的周礼之刑也有柔处,但那是对士大夫阶级的柔,而士大夫只是管仲归类的四民之一。
那其他三民不顾了不成?
遂,风允才有此心。
“多谢风君,风君引路之恩德,管仲难以为报。”
风允摇头。
“给你皋陶之刑,并非求报,只望你能繁荣一国,为人族盛况,添一道璀璨岁月。”
管仲闻之一震。
“为之人族?”
他尊敬道:“风君不局限于一国,而观人族昌盛,让管仲拜服。”
风允闻言。
摇头。
“去看书吧……”
“诺。”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