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吴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1章 短暂的洪熙朝,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寒夜吴歌,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121章 短暂的洪熙朝</p>

朱高炽登基之后,遵从了他父亲的命令,重用了陈国公严铿与三杨。</p>

三杨组成的内阁有着极其高效的运作与默契的配合,在他们的辅助下,政务处理很是高效,大明天下开始了休养生息。</p>

朱高炽有着许许多多的优点,比如他的仁厚与爱民之心,使得他统治下的朝堂与当年的洪武几乎是两个极端,得到了百官的交口称赞。</p>

然而,也正是这一系列措施,带来了明显的弊端,需知一个好皇帝不仅要有仁心,更要有狠心。</p>

比如说,由于他对官员们的宽松态度,使得贪官污吏开始逐渐抬头。</p>

比如说,他对于百姓的爱惜已经到了很离谱的地步。他停掉了下西洋,哪怕这能够给大明朝带来巨额的利润,他也将其停下,仅仅是因为每次下西洋都要大量的百姓服徭役,这是他眼中的浪费民力。</p>

虽然遭到了严铿反对,但是在这一点上,朱高炽毫不松口,他直言,沿海百姓受西洋之苦久矣!</p>

这般强硬的态度,使得严铿也无可奈何。再说对方不下西洋,正好沿海世家可以瓜分皇室的份额,所以只是劝了几句,对方不听,便也由得他。</p>

但是迁都回南京这个事儿,严铿却是坚定地反对,决然地站在了朱高炽的对立面。</p>

对于回南京,朱高炽的理由还是:劳民伤财。</p>

众所周知,咱们中国人都喜欢往大城市里跑,北京作为都城,自然吸引了大批的商人与百姓,同时此地是大明朝的中枢所在,有着极其繁重的行政系统,光靠北京附近的粮食是远远不够的。</p>

朱棣采取的策略,是将南方的粮草调到北方。</p>

但是每年从南方抽调粮食到北方,要耗费极大的民力。</p>

正好迁都不过数年,许多官员也想回到自己的根基之地,因此屡屡上书,这正合了朱高炽的胃口。</p>

但是当他叫来严铿时,却得到了对方毫不留情的驳斥。</p>

“陛下所言,谓之劳民伤财,却不知道运河疏通以后,无数漕船横行运河之上,十万漕工衣食皆系于此。陛下若废漕运,则漕工如何?他们是感激陛下,还是怨恨陛下使其衣食无着?”</p>

“昔日太宗皇帝北巡,定北地两大要塞。西京镇守陕地,以此管控西北,威逼大漠;北京为北地要枢,大兵集结,既拱卫京师,又驻防北疆,进而掌控辽东,以防塞外有变,此乃定国之策。”</p>

“洪武之时,有九大塞王,虽都在南,然北地亦安。永乐有梁国公扫北,草原诸部莫不称臣,永乐十余年在南京,亦是无恙。”</p>

“可是陛下您呢?您在北地有什么?”</p>

“北地太平一时,难道可以太平一世?若是北地生变,则大明鞭长莫及,只怕旬月之间,便只剩半壁江山!”</p>

“请陛下三思而后行!”严铿说完,深深叩首。</p>

当然,他也有私心,南京距离宁波府太近,一旦回到南京,则朝廷对江南的控制能力无疑会大大加强,这极其不利于家族在江南的发展。</p>

但是说的,却也是句句肺腑之言。</p>

朱高炽犹豫了。</p>

他当然是很信任自己这个重臣,眼见对方如此坚定的反对,他顿时有些动摇,而且严铿所说的话也深深烙印在了他的心底。</p>

严铿一席话,把所有的东西剖析得明明白白,他顿时便明白了利害。</p>

只是南京确实也是他属意已久的都城,一时之间,却有些难以抉择。</p>

严铿偷眼看去,看到了洪熙皇帝脸上思索的表情,知道对方已经被自己打动。</p>

他决定放出自己的杀手锏:</p>

“陛下,臣刚刚得到奏报,自月前开始,南京城四周地龙翻身,达数十次之多!”</p>

说着,他从袖子里掏出那封奏折,递了上去。</p>

“陛下,地龙翻身并不稀奇。但如此频繁,却是罕见!此非天意哉?”</p>

&lt;div class=&quot;contentadv&quot;&gt; 朱高炽不敢置信地接过那封奏折,仔细地翻看着,随后,他的眼睛猛然瞪大!</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综合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被竹马遗弃,嫁给肺痨少公爷后走向人生巅峰

桃以安

离婚后,女总裁带娃上门

杨氏酒廊

俯首

红尘十七

不朽古帝

叶大刀

末世之闺蜜,求放过

容十

前妻攻略傅先生偏要宠我

二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