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不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29章 无敌的存在,初唐:砥砺前行,无言不信,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429章 无敌的存在</p>
陈青兕分别对李治、武皇后施了一礼,转身退去。</p>
武皇后目视陈青兕离开,眼神晦暗不明。</p>
经过上次禁闭,武皇后已经确定有人在暗中对付自己。</p>
这个人是谁,武皇后还不知道,但陈青兕是她重要怀疑对象之一。</p>
原因也很简单,一直顺风顺水的自己,自陈青兕从百济回来以后,变得诸事不顺,很多事情都受到了限制。</p>
尤其是封禅献礼这等关乎其巨大利益的事件,更是陈青兕一手破坏的。</p>
尽管陈青兕身为封禅使,他的一切行为合情合理,并没有任何可以指摘之处,自己也没有表露自己的心思,不存在对方可以针对自己的条件。</p>
巧合是最合理的解释。</p>
但自己的利益确确实实的损失了。</p>
这一点不假。</p>
结合种种,陈青兕嫌疑是洗刷不掉的。</p>
陈青兕的潜力太大,能力太强。</p>
真要是他,后果极其可怕。</p>
武皇后心里是不愿意相信是陈青兕的,但却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p>
除了陈青兕以外,还有好一些人值得怀疑,包括长安的戴至德、张文瓘、萧德昭的东宫幕僚组合,以及关东的士族集团。</p>
不管是陈青兕,还是东宫幕僚,又或者是关东的士族,都不是简单的对手。</p>
武皇后经过这几次的失败,深切的明白只有高手才能与高手过招。</p>
在没有出色的帮手之前,任何动作,反而会被暗中的对手所趁。</p>
等!</p>
武皇后压抑着自己心里的情绪。</p>
等李义府到来,就是自己反击的时候。</p>
现在能做的唯一个忍字。</p>
洛阳宫集英殿。</p>
李治为波斯阿罗憾的践行宴会便在此殿举行。</p>
陈青兕作为陪席一早的来到了宴会现场,高大的宫墙内,彩旗飘飘,宫女们身着华丽服饰,手持各色灯笼,为宴会增添了一抹亮色。</p>
此次宴会,尚书来了两位,各部侍郎来了六位,足见李治对于阿罗憾的重视。</p>
陈青兕也不觉得奇怪。</p>
昨日之前,他并不了解阿罗憾。</p>
得知李治安排他作陪之后,也在第一时间动用了手上的关系,了解了阿罗憾的事迹。</p>
阿罗憾说不好听的就是一条败犬,给大食国从泰西封一直驱赶到吐火罗,也就是号称帝国坟场的北部区域。</p>
明明是一头丧家之犬,阿罗憾却凭借自己高超的外交能力,说动吐火罗、乌浒水至天竺河流域的部落民众一起反抗大食国,将各自为战,一片散沙的诸多小部落连在了一起,颇有昔年苏秦合六国抗强秦的风采。</p>
这份能力确实不容小觑……</p>
其实历史上阿罗憾对于华夏的贡献并不止如此。</p>
武周军事疲软,失去了应有的威慑力。</p>
为了分一杯羹,吞噬华夏王朝,大食、西突厥、吐蕃、后突厥、窒韦多个国家一起进攻武周。</p>
阿罗憾在这个时候发挥了自己的力量,他凭借自己的外交手段,离间分裂西方诸国势力,借用东罗马的力量拖住了最强大食国的力量,使之没有卷入战事。</p>
向来疲软的武周举国之力应,凭借王孝杰、韩思忠、李多祚的超常发挥,击退了此次多国联军,成为武周军事上为数不多值得一说的亮点。</p>
但如果不是阿罗憾利用外交手段,拖住了最强大的大食,自毁长城的武周,未必挡得住这多国联军。</p>
阿罗憾也在此战之后,号召西域诸国一起出资聚钱百万亿购买铜铁建造天枢。</p>
武周重二百万斤,柱身八面,蟠龙、麒麟萦绕,上为腾云承露盘,顶部四龙立捧火珠的大周万国颂德天枢也就在这个环境下建造的。</p>
阿罗憾尽管是波斯人,但对于华夏确实立有大功。</p>
阿罗憾早早的在李义琰的带领下来到了集英殿。</p>
阿罗憾对李义琰说道:“那日球赛之后,我向周边人打听了一下陈先生的事迹,那一件件丰功伟绩,听得让人瞠目结舌。何曾想过这世上竟有如此人物,既可写出‘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这样优美的字句,又能率兵征讨不平,立下赫赫军功,文武并举的的好人物。让人好是敬慕欣羡……”</p>
“本想着不知是否有幸一见,便得知陛下竟让陈先生相陪。实在倍感荣耀,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他久等。”</p>
阿罗憾心急火燎的说着。</p>
李义琰却道:“只怕让将军失望了!”</p>
他望着不远处,在集英殿外与同僚交谈的陈青兕。</p>
阿罗憾显然也注意到了,快步走了上去。</p>
“阿罗憾见过陈尚书!”</p>
阿罗憾显得很是热情,一副很是熟识的模样。</p>
陈青兕反应也是极快,作揖回礼:“见过右领使将军。”</p>
阿罗憾热情不减,赞叹道:“在下入中原不过半年,对于陈尚书的大名,已是如雷贯耳。从忧国忧民之《悯农二首》,到豪气干云的《大鹏》,再到那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让人不由感慨,这天下竟有文采如此出众之人。莫不是文曲星降世?”</p>
“后又听有位陈大都督、陈尚书,镇抚百济,荡平倭国,威服新罗,定计高句丽,以顾东北。便如此想,大唐人才济济,文武有此二陈,谁能可敌?”</p>
“直至不久前,在下方才得知,陈先生,陈大都督,陈尚书竟是同一人。”</p>
“震撼惊叹,无法言表。”</p>
“今日得见真人,阿罗憾即恨上天为何不让某与尚书早日结识,又感恩上天待我不薄,竟能与尚书结识,还能一并饮酒。”</p>
面前的波斯人高大威猛,深邃的棕褐色,脸上有浓密的黑色胡须和锋利的鼻梁。他穿着一件华丽的直筒长袍,袍子上密密麻麻地绣着金色的图案,其中还夹杂着一些以紫色和绿色为底色的缤纷花纹。眼睛深邃而富有感染力,充满了真诚真挚。</p>
陈青兕暗赞:无怪阿罗憾靠着一张嘴就能在中亚挑动风云,他的面貌配合这一身的人情世故,很容易就博得他人的好感。</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