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申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010 种田初体验,回到史前当野人,庄申晨,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初春时节,春寒料峭,还不到耕种的时候。

今年无疑是压力最大的一年,家里没有余粮,一切从零开始,族人不仅要务农,还要通过狩猎采集来获取食物,任务重,事情多,对体力和意志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好在此地资源丰富,靠着湖里的鱼获和养殖的竹鼠,可以省下不少力气。

林郁秋天烧荒的土地张天用脚大致丈量过,除去预留给营地的土地,剩下的就算没有一千亩,少说也有七八百亩。

部落一共四百人,若是精耕细作,一起上阵也种不了这么多,何况其中还有不少小孩。

青壮男女加一起差不多有250个人,按250人算,考虑到还要狩猎采集,不能全职种地,撑死了每人种两亩地,一共可种五百亩地,按亩产一百斤算,一年可收获五万斤粮,勉强能够满足所有人一年的主食需求。

不够也没关系,还可以通过狩猎采集补足,可预见的是,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狩猎采集都不会完全被取代。

在种田之前,先要修渠引水。

经过一番春潮带雨,盆地里的水系增加了一倍不止,如今取水要比冬天容易多了。

但这些河流有很强的季节性,在汛期多雨季节有水可用,其他时候河床都是干的,很不稳定。

因为总的耕地面积不算太大,张天的想法是从小南河简单挖条沟渠过来,小南河的水流量大,即便在枯水期也有充沛的径流,是理想的水源。

总共得有三四公里的距离,比起后世的漳水十二渠、郑国渠、灵渠等著名水利工程,这点工程量实在不算什么,当然,考虑到如今的生产力,也不算短了。

张天嘱咐男人们多弄些食物回来,一天至少要弄够两天的量,这样就能腾出时间干工程。

男人们走后,他带着孩子们开挖,小孩就该从小干体力活,才能长得高长得壮。

他挥动工兵铲,以营地为起点挖向小南河。

挖差不多一米宽,一米深就足够了,以后有需求再扩宽或者增加支流。

孩子们终究体弱,忙活一天就挖了不到两百米,挖断好几把石耜不说,还给张天累得够呛。他感觉自己起码挖了七八立方米的土!

好在男人们超额完成任务,一天集齐三天的食物。接下来的两天,众人别的事不干,只撸起袖子拼命挖土,两天莽了得有一公里,三分之一的路段被打通。

九天后的下午,沟渠终于挖抵河边,男人们拄着工具呼呼大喘气,目光灼灼地看着天空祭司。

张天挥起铲子,将最后一层土层捅破。

白花花的水流瞬间涌入沟渠,朝着营地的方向奔腾而去。

众人的目光追随着水流,心底涌起无尽的成就感!

沿着沟渠慢悠悠回到营地,迎接他们的是族人的欢声笑语和交口称赞。

家里通水了,这可是大喜事!

男人们的心情好极了,再累也抖擞起精神,笑呵呵地接受族人的赞美。

张天请巫师大人给新挖的水渠命名。

林郁想了想,说:“就叫丰收渠吧。”

众人都咧嘴笑了起来,纷纷表示这个名字好!

丰收渠贯穿整片耕地,距离最远的地方也不过三四百米,完全可以接受。

第二天,张天又带人在丰收渠的尽头处挖了个池塘,注满水,把当天没吃完的鱼扔进去暂养。

接下来的半个月,族人一边囤积食物,为即将到来的春耕做准备,一边抽空开垦土地。每天都是满负荷运转,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

种地这件事张天缺乏实践经验,若是水稻和小麦,他还能纸上谈兵,粟米他知之甚少,全凭林博士指挥。

林郁虽然研究植物和农业考古,但实践经验不比张天多多少,绝大多数知识都来自课本。

我国黄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地区,雨量较少,气候较干旱,对农业生产十分不利。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古人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在汉朝创造了代田法和区田法两种著名的耕作栽培方法。

林郁推行的是代田法,这是一种在同一块田里进行垄沟互换种植作物的耕作技术。

具体点说,便是一亩地开三条沟,起三条垄。第一年将作物播种在沟里,待出苗后,需经常除草,并不断用两边的垄土壅苗,直到夏季垄尽沟平为止。次年在原来是垄的地方开沟,再依法种植。

代田法通过垄沟互换的办法,实现了土地的轮番利用与休耕的原则,达到劳休相均,用养兼顾的目的,堪称精耕细作农业的典范,增产效果明显。

她率领族人施粪肥土、开沟作垄。

代田法在北方旱作地区使用了两千多年,经住了时间的考验,方法本身没有问题。

不过,这种新的生产技术是与新的农具联系在一起的,综合反映了汉朝牛耕和农具改革的发展。

他们凭着原始的石耜、骨耜,开垦效率要低下得多,两百多号人,半天的时间,累死累活也只开垦出三四十亩地来。

就这样咬牙干了半个月,堪堪完成了五百亩地的开垦。

即便是强壮如虎头,此时也恨不得躺下来好好睡上两天。

然而这时候天气已经变得温暖宜人,初春的冷冽已经过去,光脚踏在被人踩得坑坑洼洼的泥土地上,能感受到地面柔柔的暖意。

粟米是典型的春种秋收作物,适合在春暖断霜时节播种,当然了,这里指的是自然条件下,如果使用青石,则不必顾虑这些。

林郁说:“是时候了!”

于是众人不得喘息,接着下地播种。

好在播种比开沟作垄轻松多了,人们用点种棒起土,点进种子,再拢土掩埋,花两天时间完成了所有耕地的播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巫师从获得灵感面板开始

浮生箬梦

快穿:濒危幼崽拯救计划

升麻

从红楼开始发家致富

圆杭椒

乌龙山修行笔记

八宝饭

神话卡师:从骑士开始

雾气消散

司掌天地

孤影无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