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二章、何进参立夷齐碑,韩父详解制衡术,三国骁雄韩遂,姚戎,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汝母的丫环成公绣一直跟在身边不出嫁,都快成老姑娘了,前些日子,终于说服彼嫁给洛阳韩府家丁种溪,种溪大疫丧妻一直未续娶,正好成一对。

韩易子韩经、韩兆子韩乾、韩委子韩倜等娃都送回金城西镇城上韩家的私塾苑了。”

韩遂道:“何进成弘农杨氏门徒,又是一个身份洗白的突破,但如不及时得到汝南袁氏的认可恐久后生嫌。孔伷在金城任浩亹县长,彼提到韩卓在虎贲中郎将何进的手下任职,何进如已调任颍川太守,吾明日去拜访在京的黄衍、韩卓、袁术等,再了解一下朝廷事,如洛阳官场恶化,父亲可辞官回家。”

韩合道:“最多做到下年底,看朝廷风气是否转好,如无升迁机会,还真不如回家。”

韩遂问父亲:“望族眼中向往的君臣关系到底是什么皇帝为何变得如此不信任士族、大臣、外戚,转而大力扶持宦官、宦官亲属、下层庶民子弟,卖官收入自已的小金库”

韩合道:“自本朝光武帝开国,用很短的时间就平定天下,就是得到士家大族、豪族的鼎力相助,士家大族和豪族统称望族。而造反的庶民、流民被剿灭,几乎没有产生出新的大族。望族自然与皇族达成二者共有天下的默契约定。

望族向往拥有田产、财富、家丁的同时,望族向朝廷举荐入仕为官的族人都是清正廉明贤孝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做官的族人本来家中应有尽有,故没必要在官位上贪污腐化。这些族人忠君报国,也兼顾望族的利益。

望族认为大汉朝廷拥有的财富只需刚好够用就可以了。支付官吏薪酬、养活一支必要的军队,以及各项必要的开支,而皇族可拥有不过份的财富和享受。皇帝德政贤明。

后来,皇族、望族均漫无节制地发展,望族子弟官员也参差不齐,皇帝眼睁睁地看着望族相互举荐子弟出仕占据朝野,自已没有人才,故没有选择余地只能同意。关起门来说,望族的确越发肆无忌惮地随意推荐子弟,皇帝感到对望族渐渐失控,于是启用皇后、皇妃的亲戚等外戚来抗衡望族。

谁知,外戚出现梁冀这样的强势拔扈将军,反控制了皇族和望族,整个望族都无力抗争了。皇帝不得不动用宦官铲除外戚,于是形成皇族之下望族、外戚、宦官三方制衡。

到外戚窦武时代,窦武与望族联手要灭掉宦官,要坏皇族三方制衡之策,皇帝不愿看到三方中任何两方结盟,于是只能选择毁灭外戚,禁锢一大批望族子弟出仕为官,外戚和望族受到重创,宦官亲戚趁机填补大量官缺。

皇帝也很清楚只剩下宦官和望族的二方拼死互掐终归会出大事,而且宦官子弟为官者多数素养恶劣,民愤极大,望族中为官的子弟也有贪腐者。

皇帝自然会想到两步棋来重构制衡,一是借何贵人生子扶持何进,重新扶持外戚,但鉴于梁冀之祸,外戚亲属不会再无节制遍布朝野,何进族人少,恰好符合;二是鉴于太学和各州郡官学均被望族通过难懂难学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儒学牢牢控制着,皇帝开启鸿都门学,以才艺取代儒学,大量招收平民子弟,数年内派往各地为官,一改望族和宦官子弟遍布朝野的局面。最后形成望族、宦官、平民子弟各占三成、皇族占一成的格局。

宦官也揣摸到皇帝的心思,也怪自已的亲戚子弟不争气,在外为官多数贪臧盘剥,加紧巴结鸿都门学诸生。

望族本来就看不起鸿都门学诸生,认为是旁门左道,加上宦官靠近鸿都门学诸生,更引起望族担忧,鸿都门学一旦成为宦官势力的摇篮,出仕的宦官子弟和平民子弟联手,就会占官吏六成或更多,而望族出仕子弟数只占官吏中的三成,成为少数,这是望族绝不会答应的,于是冲突越来越激烈。听说有不少失望的望族子弟加入各种道士、隐士、侠士团伙。

对于皇帝为何建小金库,听说是感叹桓帝穷,而望族的钱财多的无处花。其实吾看皇帝自有深谋远虑,等着看吧。致于皇帝卖官,吾就不好多说了。或许是看望族子弟为官太容易了,加上国库空亏,皇帝的任何开支都受限于望族出身的大司农限制。”

韩遂道:“父亲一番话真乃道破天机,为儿领教了。儿觉得制衡之术绝非万全之策,控衡者如行走在涯边,要有很高的控衡手法,而且一刻也不能松懈,一不小心就会失衡,代价极大。不论怎样,无非是钱放谁家的事,吾等只求天下太平无忧矣。”

成公英在一旁插话道:“至少有三种失衡方式,一种是一方势力超过五成;一种是二方势力联手超过五成;一种是一方被灭。”

韩遂搂住成公英的肩膀笑道:“英儿真乃吾金城的俊才也。”韩父也点头称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伐夜使

笑轻吟

呓语救赎

知晓姜语

从研发易筋经开始登临彼岸

我要一步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