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我李弘壁行走江湖出入庙堂……
猪儿梦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3章 我李弘壁行走江湖出入庙堂……,家父李景隆,逍遥小国公,猪儿梦虫,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b>最新网址:</b>鞑官。
大明王朝的特殊品种。
人数最多的鞑官是中下级官吏与军士。
他们往往有着不同的特长与技能。
因此朝廷会登记他们的职业技能,然后根据他们的经历去安排职位,以达到各尽其能的目的。
例如,鞑靼人善于从事畜牧业,朝廷就鼓励他们开展畜牧,甚至在政策上提供利好条件。
再如有些鞑靼军士善于养马,便挑选其中有养马技术较好的人,倡导对汉族子民进行养马指导。
但问题在于,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这些蒙古鞑靼来降的蛮夷,并非当真是对大明心悦而诚服,而是贪慕利益,因为大明朝廷给的太多了。
蒙古鞑靼蛮夷在他们的草原上面日子过得并不算好,尤其是那些中下层的部落子民,基本上都是被权贵压榨的奴隶,现在归顺大明就可以不劳其力而坐享其成,自然是一件大好事。
借由朝廷的优厚招抚政策,其中一部分鞑官直接腐化,他们滥用特权,恃强凌弱,兼并土地,跻身统治阶层之后,更是作威作福,甚至鱼肉百姓,恶贯满盈,罄竹难书。
比如朝廷规定里面有一条,鞑官免于比试考核,从制度上确保了武职在承袭时,不经考核程序介入,直接任职,从而形成了完全意义上的世袭武官。
这个制度伴随着整个大明的统治时期,直到大明轰然崩塌灭亡,真真是可笑到了极点。
对于这些鞑官,李弘壁是没有任何好感的,他始终秉持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基本原则,尤其是对于蒙古、女真和倭人这三大蛮夷。
特么地,要不是他李弘壁穿越来了大明,及时出手指导了狗皇帝,让他更改了大明供养宗室成员的政策,大明王朝连这些老朱家的子孙后人养不起,现在你还要去多养一群爹,而且还是蛮爹,恶心不恶心啊?
谁去养?
当然是老百姓养啊!
皇帝要的是文治武功,鞑官越多越好,投降的蒙古鞑靼人越多,更能证明他的丰功伟绩!
勋贵武臣也不在意,敌人投降的越多,更能证明他们的骁勇。
而那些文臣缙绅会在乎吗?
他们在乎个屁,蒙古鞑靼投降不投降他们混不在意,只要别打仗就行了。
至于谁去养着这些鞑官,这关他们这些读书老爷什么事情啊?
反正又不用他们自个儿掏钱去养!
算计来算计去,鞑官是越来越多,皇帝和朝臣是越来越高兴,但百姓子民却是越来越穷困艰苦!
屁股决定脑袋!
这所谓的鞑官制度,说白了就是又给大明百姓养了一群蛮夷活爹,不但趴在身上吸百姓的血,还要骑在百姓头上拉屎撒尿!
多离谱啊!
宋晟满脸狐疑地看着李弘壁。
“小子,你想干什么?”
“难道你有什么法子,解决这些鞑官?”
“宋某可警告你,千万别乱来啊,鞑官数量可不少,而且事关朝廷于各边推行的羁縻制度,你要是真惹出了什么天大祸事,皇帝肯定会砍了你的脑袋!”
李弘壁闻言不屑地摆了摆手,道:“小子没那么大的志气,就是甘肃这地界上面的鞑官,大柱国难道就不想收拾他们?”
“现在帖国细作头目已经被我们抓住了,理由和借口完全充足,您想砍谁的脑袋,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就算砍了这些狗东西,给他们扣上一个“通敌叛国”的罪名,其他边镇的鞑官见了又能如何?他们难道还真敢跟朝廷对着干,做出什么造反的举动?”
“朝廷就是对这些畜生太好了,以致于他们都快忘记了,到底谁才是大明的真正主人!”
“弘壁觉得,这是一个杀鸡儆猴的机会,总得让这些鞑官安分一些,让百姓少受一些苦!”
起初宋晟还不以为然,吃着小菜全当耳旁风,可是听到最后面那句话,宋晟手中的筷子却是停了下来。
“让百姓少受一些苦?”
“看不出来你小子还是个性情中人嗷!”
宋晟轻笑道,夸赞了李弘壁一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