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月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6、第三六章,败家子的宠妻青云路(穿书),黄月亮,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谢良钰进了门,看见叶审言坐在窗边,手里捧着一卷书,见他进来,礼貌地打了个招呼。

“叶兄。”

叶审言放下书笑道:“该叫师兄啦,或者也可以字相称——我虚长你几岁,祖父赐字守拙。谢师弟,可曾取字?”

谢良钰刚想张口否认,心中却忽然一动,犹豫着没有出口。

这时候,叶老也从后堂走出来,手里也拿着几册书,他对谢良钰微笑着点点头,将那些书归置到书架上。

这小小的清竹坊,所售书册种类纷杂,而借阅区更是卷帙浩繁,新旧不一,想来,便可称是叶老先生的书房了。

谢良钰恭敬地鞠了一躬,拱手道:“老师。”

叶老笑笑,却说:“老师且慢叫吧,老夫只是引导你读些书,称先生便是了。”

古代人极重师承,这亲若父子的师徒关系,当然不能草率,谢良钰心里也有所预期,便从善如流道:“是,先生。”

叶老先生点点头,叫一个小伙计来看店,带着谢良钰和叶审言去了后堂。

后面果然别有洞天,院子的纵深不知是谢良钰他们那个的多少倍,青竹掩映、梅兰环绕,一间古朴的小屋正掩映在花丛之间,门上悬一块文魁匾,里头布置简单干净,正对面的墙上悬挂着“静水流深”的红木匾额,字体遒劲端整,显是大家之风。

房中已有两块小案,叶审言自然地走到其中一块后面坐下,谢良钰便坐到另一块后头去,垂手恭谨地望向前方。

叶老首先问道:“方才正听见守拙问你,可曾取字?”

这个时代的人通常弱冠取字,谢良钰原身才十七岁,又出身贫寒,理论上应是不曾的,可出于对前世的一点点留念,他自己心中却对这要跟随一生的表字有些定量。

倒可假托那位子虚乌有的“隐士”之名。

谢良钰脑子转得很快,在走进来时便已经想好了说辞:“回先生,学生曾跟随山中隐士学习时,那位老先生曾言‘山堂’二字,虽非正式赐予,也无师徒之名,但……”

叶老点头道:“长者之言,理应承受——山上之明,堂下之阴,以所见知所不见*,你的这位先生,所寄甚远呐。”

谢良钰:“……”

他还真没想那么多,可要这么一解释,似乎也没毛病。

谢良钰既已有表字,叶老便没在这件事上多说,他在自己的几案后正襟危坐,语调不疾不徐:“你们两个,基础应该都不错,守拙去年已过了院试,至于山堂——明年下场,如无意外,应也能得秀才功名。书本上的东西便不与你们细讲了,死记硬背,过院试容易,可若到乡试,却是远远不够的。”

“四书五经,重要的是要彻底了解其中精义,”叶老说道,“并且做到融汇贯通,使经义句章如使指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样到了考场上做题破题的时候,才能不考官如何刁难,都圆融如意。”

叶审言举了举手:“可是先生,您既说师弟院试无碍,那之后正试,我们也不会再需做小题啊。”

他所说的“小题”,便是所谓“截搭题”。因为考试题目只能从四书五经里出,法律又没有明文规定不许“剿袭”,于是,若是考官出到前人曾写过的题目,而考生又正好背过,便只需将所背时文默下来即可——能作为程文的都是前代大家所作,还需担心过不了关么?

但这样显然有悖取士原则。可四书五经就那么多字,随着时间的流逝,想从中找出不与前人相似的题目越来越难,便有考官别出心裁,将两个全然不同的句子各截一半,拆开了揉碎了,再搭在一体组成新的句子出题,这便是“截搭”。

到了后来,国家便也默认了这种做法,只是规定“正考必出大题,预考可出小题”——乡试以上等级的考试便称为正考,便不能再出截搭题了。

所以,正在准备乡试的叶审言对祖父的话,感到十分不解。

作者有话要说:

——————————

*出自《吕氏春秋》:有道之士,贵以近求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职场小说相关阅读More+

这豪门阔太我不当了

猫九姑凉

对家看我自带CP滤镜

雷大雕

[综]学业为重

川年

无梦不欢

花样馒头

穿书后我成了炮灰的白月光

文予

莫晚晚秦以霆反派女配养崽指南[穿书]

莫晚晚秦以霆